“就是這里了阿姨,從這里一直到山上,的。”
這片黃土坡,現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以前是赤裸著黃土,讓人感覺很干燥,一看過去就很貧瘠。
但是長滿了三葉草和車前草,地上都是厚厚的一層。
從石埡口看過來,都能感覺到這里一片翠綠。
“小張,你這果林里長這么多草,怎么不把它們鋤了啊。”
蘇紹文看到這么多草,有些好奇。
雖然他不怎么種地,但是也知道草多了爭肥的道理。
“叔叔,這草可不能鋤,還得求著它們長呢。”
聽了這話,蘇穎一家三口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都說雜草無用處,怎么張安還特地種植呢。
“是這樣的,以前這塊地是一塊貧瘠的黃土地,種什么都長不大,這櫻桃樹就更不用說了。”
張安笑著給他們說道:“而且這黃土坡最大的問題就是留不住水,土質干燥板結。”
“所以地上的這些青草,它們有著改善土質,固土保水的作用,它們長的越好,就證明這地改善的越成功。”
“而且這車前草和三葉草也不算毫無用處的雜草,車前草算是一種藥材,而三葉草也叫苜蓿,是牲口比較喜歡的草料。”
聽到張安解釋了半天,三人才知道種地還有這種方法。
他們一開始以為,張安只是懶得來鋤草呢。
這樣改善土壤質量的方法,在后世經常被大家使用,但現在這個年代,還沒有這個說法。
所以他們不知道,完全就很正常。
當時來栽樹的時候,村里一個老叔比較耿直。
看到張安這地上那么多草,所以樹苗種下去了,就尋思著幫張安鋤鋤草。
畢竟他給的工錢高,不曾想,這是好心辦了壞事。
還好張安發現的早,不然又得重新種。
來到坡頂,這里的視野是真的開闊,從這里看,能夠把整個長箐一覽無遺。
“那邊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山上啊。”
蘇穎轉著腦袋,看到了村后有很多人來來往往的。
“那些人是去觀音洞的,我們這里有個觀音洞,據村里的老人說,許愿特別靈,所以他們都是去那邊許愿的。”
張安看都不用看,這段時間村里來的人,不是在河邊就是去觀音洞。
“那里遠嗎?要是不遠的話我們下午也去看看,我還沒去過你們這里的山上呢。”
蘇穎來了幾次,都沒出去走走。
也就
“好啊,等吃完飯,我們就去山里玩,我們這山里有好幾個地方原生態的風景都很好。”
吳秋萍兩口子聽到女兒的提議,自然沒有什么意見。
她們在縣城里不常出來,雖然平時也去公園里爬山。
但是那些山都沒多大,好不容易出來一次,去山上逛逛也不錯。
幾人在山上溜達了一圈,張安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帶著他們下山回家吃飯。
這個時候張安的媽媽王芳已經做好了一桌子的菜,全是她的看家本領。
“這是不是做的太多了,大妹子。”
吳秋萍看著一大桌子的菜,聞著特別香。
自家女兒沒說錯,張安的母親做菜的手藝非常好。
可就這么幾個人,這么多菜肯定是吃不完的,可這是不是太過豐盛了。
她們家可從來沒做過這么多菜呢,主要是做了也吃不完。
“這一點都不多,都是隨便做的,來大家嘗嘗,看看合不合口味。”
王芳給大家擺好了碗筷,張安也把自己泡好的黃精酒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