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把燕子放到窩里之后,回家抓了一把大米放在燕窩門口的木板上放著。
一是慶祝一下它們的回歸,二是為了讓那只受傷的燕子這幾天不會被餓肚子。
當然了,平時好端端的時候,最好不好要飼喂燕子。
不然時間長了,它們養成依賴性,等到它們南飛的時候,可能會被餓死。
這塊板子是它們當時筑好巢定居的時候,張安給釘上去的。
因為張安家房檐
釘塊板子,它們不在窩里的時候,也有地方待著,就當是給它們搭個瞭望臺。
聽到張安說燕子沒事,大家才放心下來。
張建國趁著剛剛這個時間,已經把頭弄死的幾只烏鴉,找了一個地方挖了個深坑埋起來。
這烏鴉經常吃腐肉吃習慣了,身體里全是壞肉,他可不愿意讓頭吃掉。
家燕的回歸,算是家里的一個小插曲。
原本大家都挺開心的,但是這幾只烏鴉敗了大家興致。
不過天道好輪回,現在它們全都被頭收拾干凈,想蹦跶一下都不可能了。
等到吃完早飯,王芳就出門去老屋,她要去看看老屋的那一對燕子回來沒。
王芳剛出門走了沒多久,張建國從外面回來了。
手里還拎著一小袋子馬掌釘回來。
“爸,今天要給大黑削蹄子嗎?”
紅巖鎮這一帶的馬蹄子都是自己在家里削,街上沒有專門削蹄子換馬掌的師傅。
但干的時間不長,就干不下去了。
主要還是因為大家舍不得錢,寧愿自己在家學一學。
這樣就能自己買馬掌回來,在家里削蹄子和換馬掌,省錢。
之前好像有人專門在牛馬市那里幫人削蹄子和換馬掌。
“得削了,這兩天我牽它出去的時候,它走路都不大自然,幾個蹄子上長的厚厚的,家里沒有掌釘,我出去要了一些回來。”
別人家的馬,費的是馬掌,自己家這大黑,費的是人。
別人家的馬都是因為主人家經常用來拉車、馱貨。
所以經過長時間的磨損,鐵打的馬掌也經不住磨損。
尤其是以前沒修路的時候,泥巴路還好,不怎么傷牲口。
要是亂石子路,這馬掌需要頻繁更換,要不然會特別傷蹄子。
但張安家的大黑就不一樣了,不經常拉車。
除了農忙的時候用的多一些,其他時候張建國可舍不得多用。
基本上就是在圈里,要么是牽出去放風,過的非常瀟灑自在。
所以一副馬掌隨隨便便用個大半年都沒問題。
但不換馬掌,還得給它削蹄子,這家伙指甲長得太快了。
長時間不跑動,那馬蹄子上的角質層長得非常快。
這東西要是不給它處理掉,那馬掌就不合腳。
等到這層角質層長長了,大黑行動起來就不方便。
剛剛張安就聽老爹就說了,它最近走路都不自然。
這就跟人的指甲一樣,隔一段時間就得給它剪一次。
以前張安家里沒養馬,張建國和張安是不會削蹄子換馬掌的。
但家里養了馬,這手藝就得學。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請村里養馬的人家,過來幫忙削蹄子換馬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