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把分蜂的活計收了收尾,蜂箱都搬到旁邊的屋檐下放著。
“行了我這里弄好了,就先回去了,你要什么就自己過來拿。”
張安把老屋的大門鎖上,跟周洋招呼了聲,準備提桶跑路。
回家的路上,張安遠遠的看到有好幾輛三輪車拉著東西進村。
雖然隔得遠,但張安還是能看得清楚,上面拉的是水泥沙子和磚頭。
這又是哪家準備蓋房子了,拉這么多材料進來。
但蓋房子是大事,即便是不熟悉的人家,這村里也應該傳遍了消息才對。
“媽,我又收了幾斤蜂回來,待會記得拿去濾一下。”
“我現在就拿去濾了吧。”
王芳聽到兒子喊,出來就把張安手上裝蜂蜜的桶接過去。
“那蜂子是什么情況啊,去年也沒見它們在箱子外面扒著。”
“沒什么事,就是箱子里出現幾個大蜂王,正鬧著分家呢,我把它們分了幾個箱子裝著就沒事了。”
“原來這蜂子長大了也要分家的,我還以為咱們家蜂箱里進了什么東西,它們沒敢進去。”
王芳不知道分蜂熱的事情,張安給她講了一遍,她就知道了。
這兩天北歸的燕子越來越多,天上隨處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也不知道這燕子會宣傳還是怎么滴,自從那天家里救下那一對燕子夫婦之后。
家里的燕子多了起來,張安回來后發現,好幾對燕子一直在院子里進進出出。
一道道忙碌的身影,正往張安家屋檐下叼泥銜草,忙著筑巢的工作。
早上剛起來洗漱的時候,張安都還沒看到它們的身影呢。
還是這會兒從老屋回來才發現它們的身影。
“媽,咱們家有新的燕子來了呢。”
“早上就來了,只是你沒注意到。”
燕子不比老家賊,王芳臉上非常開心。
俗語就有“燕子富貴鳥,不落哀門家”的說法。
說的是燕子這樣有靈性的鳥兒,只喜歡在和諧清凈的人家筑巢。
平時經常爭吵鬧心的人家,它們是不愿意去的。
因為這樣非常的吵鬧,影響燕子后代的繁育。
這話還真沒說錯,張安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仔細的去觀察過。
村里有燕子搭窩的人家,大多都挺和睦的,即便是爭吵,也只是偶爾發生。
反而是那些個天天喜歡罵街的人家,比如村里的李來福和另外幾家。
那些老太婆天天喜歡在院子里罵街,每天不是罵外人,就是罵自家人。
這樣的人家屋檐下,那些燕子真沒想著去筑巢。
快要吃中午飯的時候,張建國買豬崽回來了。
今天早上張建國起來,老叔就跟村里的過來約他去鎮上買豬崽。
張安本來是想跟著去的,開車方便拉豬崽。
但老叔說不用,他駕了馬車,可以把大家買的一起拉回來,所以張安就沒跟著去。
張安一眼就看到這些裝豬籠的豬崽里面,有三只特別惹眼。
因為這幾只豬崽長得特別小,跟個小狗崽子一樣。
這是黔省本地的品種,叫香豬。
“喲,這誰家買回來的香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