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一路走過來,很多人家都在泡谷種,準備育小秧。
“小安來了,大家都在泡谷子,我也拿出來泡起。”
“奶,你們這點是不是留的有血米的谷種啊。”
張安幫著二奶奶提水過來,把桶里的谷子浸泡好。
“有嘛,你爺一直留的有,年年都要栽一些,就怕以后想找找不到呢,咋個,你要拿去栽啊。”
“嗯嗯,我跟我爸說了,今年家頭就栽血米,收成少點也可以,反正自家吃,也不打算賣給外頭人。”
聽到孫兒說要栽血米,是過來找谷種的,張二奶奶就把后院的張二爺喊過來。
張二爺一聽張安是來找谷種的,爬到木板樓上,翻找了一陣。
最后提了一袋子血紅色的稻谷下來。
“喲,有這么多啊,我還以為沒得好多。”
這一口袋,怎么說都有四五十斤。
“去年長的好,就多留了一些,免得人家來找的時候不夠。”
張二爺聽張安說,他們家今年要全部栽血稻,所以就自己留了幾斤,剩下的讓張安全部提走。
張安沒跟自家二爺爺客氣,反正這稻種,自己到時候在空間里多留一些。
而且家里收割以后,給兩個老人把糧食也包了。
“爺,雞血糯勒,有的話也給我一些,反正這血稻都栽了,再搭一些雞血糯。”
雞血糯跟血稻差不多,但雞血糯的顏色更加深紅,而且更加有糯性。
“你今天是來收刮我的哦,家頭有哪樣東西你清楚得很。”
張二爺笑罵了兩句,從樓上又提了一小袋子稻種出來。
“唉喲,你是我爺,我不收刮你收刮哪個嘛。”
一番賣乖耍寶,把張二爺和張二奶都逗高興了。
張二爺留的雞血糯稻種還不少,不過張安就裝了幾斤回去。
這雞血糯跟血米長得差不多,不過要稍微短一些,而且比較糯。
平時吃的不是很多,釀米酒打年糕都不用這種。
所以不需要種太多,只要平時夠吃就行。
回家之后,王芳就把張安帶回去的稻種給浸泡起來。
當然了,張安自己留了一些放在空間里,下一季就用空間里培育出來的留種。
“安子哥,田壩里撿螺絲去不。”
張安剛泡好稻種,就聽到黃明在喊。
“你這家伙最近去哪里了,都沒怎么看到你。”
張安都感覺一個多星期沒看到黃明了,平時這家伙在村里,總是會有些動靜。
“送我奶去我大姑媽家住了幾天,昨天晚上才回來的。”
黃明的大姑媽嫁到了隔壁省,說遠不遠,但說近也不近。
前幾天黃二奶奶聽說黃明他大姑媽生病不舒服,所以老人家想要親自去看看。
這路上黃二奶奶一個老太太,坐車也找不到路。
幾個兒子媳婦也不愿意去,所以黃明就陪著老太太去了一趟。
“走嘛,撿螺絲去,我看到水溝頭螺絲多得很。”
“行嘛走起,你去喊哈周洋嘛,我找個桶然后我們一起去。”
清明螺,好吃勝大鵝。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又到了吃田螺的季節。
長箐一帶地方,每年的春季都能在水溝里、河溝邊發現大量的田螺。
而且現在環境好,還沒有福壽螺入侵。
每年的春節,這可是當地人老人小孩都喜歡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