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家里需要照管的太多,那么多的土地實在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照管。
而且就算全部都種著,還沒有多高的收益,只會白白勞累人。
張安知道自家母親舍不得,所以用之前被冰雹打落的菜籽勸說。
王芳最后才稍稍松了口,把家里的一些土地安出去給別人種。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都放出去,至少家里的水田還有近處的兩塊耕地。
不管怎么說,王芳都要自己種著,只同意把遠處的耕地放出去。
現在跟后世不一樣,后世很多人家一家老小都出去打工。
所以家里的土地全都放了出去,可就算這樣,也找不到人接手,只能荒著。
現在可不一樣,現在出去打工的人很少。
在村里的人家,哪怕有一點點土地,都要收拾過來種上。
有一些人家因為出去打工,土地放出去給人種,也都是有條件的。
每年必須要根據土地分多少糧食給主人家才行,因為現在可還有農業稅要繳。
即便是這樣,爭著種的人可不少。
得知張安家要把土地放出去,好多人家都上門來詢問。
雖然都是山地,但是可沒人嫌棄,而且張安家里沒想著給人要糧食。
想到于是這塊地送給別人白種,只要不荒著就行。
所以這樣的好事,誰家都想去問問看。
最后張安家的幾畝山地,分給了兩家關系比較好的親戚。
當然了,只是給他們種,等哪天張安家要收回來,他們收完莊稼就得把地還回來。
只是花上幾天時間,張安家的水田就已經耕好。
往田里搬了些已經漚好的農家肥,翻耕一遍之后,張安家就開始插秧。
可今年也不知道是為什么,做什么都不順。
前段時間收菜籽的時候下冰雹,現在插秧栽了半天,就開始下起了大雨。
不過雖然天上稀里嘩啦的下雨,田里的人也沒準備收工。
基本上所有正在插秧的人家,都頂著大雨在田里把秧栽完。
在雨幕中,都能看到大家頭戴竹笠,身披塑料布。
因為沒有幾家人有雨衣和蓑衣,這塑料布還是家里買肥料回來。
那尼龍口袋里裝著的那一層塑料膜,大家都用它來當雨衣。
為什么不休息,因為有句俗話是這么說的。
插秧不躲雨,打谷不歇涼。
因為生長在秧田里的禾苗,要拔出來,然后挑到水田里面移栽。
這個過程中,對禾苗會有一些損傷,尤其是晴天的時候,損傷更大一些。
即便栽下去,也會有一定時間的恢復期。
這個時間,長箐這里叫做反生期,如果能恢復,禾苗就能發根。
但是如果活不下去,那這株秧苗就死了,需要主人家去重新補秧。
而很多老人,根據多年插秧的經驗發現。
下雨天種下去的禾苗,比晴天移栽的要先發根。
最后就總結出,下雨天插秧的話,對秧苗的損傷要輕一些。
所以移栽完了需要恢復的時間短,沒幾天就能開始發根,存活下來。
但天氣的因素不是大家可以控制的,而插秧也是趕著時間再走。
所以大家在插秧的途中,遇到了下雨天,非但不會躲雨。
反而會非常高興,頂著雨天把秧苗移栽完成。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