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張安自己做的也能吃,但是到底不如自家老母親做的好吃。
土豆切塊,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大了燜不熟,時間長了飯就糊了。
小了也不行,稍微燜一下就粉了,不太好吃。
處理好土豆和青豆之后,王芳開始在鍋里炒臘肉。
臘肉不用炒太久,出油就得起鍋,不然吃起來太干巴。
然后一勺豬油將土豆跟青豆炒一遍,大概半熟就行。
把炒好的臘肉跟剛剛箜好的米飯,均勻攪拌在一起。
隨后倒進鍋里,蓋住鍋底的土豆還有青豆。
剛剛箜飯剩下的米湯不用倒掉,這會讓直接澆在鍋里。
這個時候灶里的火不能太大,所以火灶上需要墊一個鍋圈。
然后蓋上蓋子,小火燜上十到十五分鐘,就差不多了。
趁著這段時間,張安拔了些香蔥和魚香菜。
洗干凈切碎,等到鍋里的飯燜好,直接倒進去。
其實這個時候用鍋鏟把米飯還有底下的土豆全部攪拌均勻,就能出鍋。
但張安覺得還少了什么,隨后把自家老母親做的油辣椒弄過來。
往里加了兩勺油辣椒,才開始用鍋鏟拌飯。
這下子一鍋紅油土豆燜飯就做好了,鮮嫩的香蔥和魚香菜,被滾燙的米飯燙了一下。
那股子鮮香搭配上臘肉的香味,飄出來都能讓人流口水。
再加上家里做的脆哨,隔壁的小孩都饞哭了。
“干爹,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我聞著好香勒?”
這不,李耀已經聞著味兒,從家里跑了過來。
“你奶奶做了燜鍋飯,想不想吃。”
“想,你看我這口水,已經流出來了。”
小孩子說話直來直去,把王芳給逗笑了。
大家都還沒動手,王芳就先拿了個碗出來,給李耀弄了一碗先吃上。
“耀耀,碗很燙,奶奶給你放在凳子上,你坐著吃好不好。”
一張高凳子和一張矮凳子,在農村一直都是小孩子們吃飯的標配。
“好,謝謝奶奶。”
李耀坐在小板凳上,筷子夾著燜至金黃,已經起了一層鍋巴的土豆放進嘴里。
一邊吃,一邊哈著氣,也不知道是被燙的,還是被辣的。
王芳準備給張安裝飯,但張安說不用,自己來。
他沒有用家里平時吃飯的小碗,那一碗裝不了幾口飯,吃不過癮。
所以干脆就在碗柜里拿了個大海碗出來,直接盛了一碗滿滿的燜飯。
“干爹,為什么你能用這么大的碗吃飯,我就不可以。”
小李耀看著張安用大海碗,十分不解。
“因為你還小啊,等你長大了就能用大碗吃飯了。”
上次看了張安用大碗以后,回家吃飯也跟周蘭說自己吃飯也要用大碗。
可大碗沒用上,反而挨了周蘭一頓揍。
農村小孩吃飯,大人一般都是不給大碗的。
因為在他們看來,給小孩用大碗吃飯,小孩子長大會款大嘴。
款大嘴可不是句好話,意思就是喜歡說大話,愛吹牛,把不住嘴門子。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