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米蝦
走進村里,經過二奶奶家門口的時候,張二奶奶就發現了他們倆。
“小安,小穎,快來家里。”
張二奶奶揮揮手,把兩人叫到家里去。
“二奶奶,怎么了?”
“我煮了些米蝦,你們端一些回去吃。”
張二奶奶帶著他們倆到廚房里去,拿了個大缽子給張安端著。
米蝦也叫涼蝦,并不是蝦蟹的蝦,而是一種米制品。
而吃涼蝦的地方非常多,基本上全國都有。
大多數地方叫涼蝦,張安他們這里因為是用米做的,所以又叫米蝦。
而有些地方叫娃娃魚子,也有的地方叫漿水魚魚。
名字雖然不一樣,但是東西卻是同樣的東西。
相傳很久以前,長江邊上居住著一戶彭氏母子。一年冬天,大雪紛飛,年邁的母親病了,很想吃一口河邊的小蝦。
兒子聽后便冒著嚴寒來到河邊,想給母親撈蝦,到河邊才發現,河面早已結冰,不管他怎么用力也敲不開冰面。心急之下他索性解開衣衫,躺在冰面上用身體融化冰面。
沒多久,他昏過了去。在夢里,一個白胡子老者對他說:你不是要蝦嗎?我教你……小伙子忽地醒來,飛奔回家按老人的方法做好小蝦,一口一口喂母親喝下,母親奇跡般蘇醒過來。
所以后來,這種小蝦的制作方法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稱之“孝子涼蝦”。
“咦,奶你今天怎么想起要動手做米蝦了。”
這米蝦做起來不難,原材料就是用的米粉或者其他淀粉。
用水兌開調成米漿,然后鍋里放水燒開,將米漿倒進去。
然后就是跟攪洋芋粉粉一樣不停的攪拌,為了避免糊鍋。
煮好之后準備一盆冷水,將這些米糊糊用漏勺擠壓。
這些米糊糊就會從圓孔里面一滴一滴的落到冷水里。
冷卻之后就跟魚苗差不多,這就是米蝦。
“你爺說想吃,我就做了一些。”
張二奶奶說著,還用水瓢往張安手上的菜缽里面舀。
這剛剛煮好涼下來的米蝦,就跟一條條雪白的蝦子一樣。
“奶,不用舀了,這些就夠我們吃了。”
雖然二奶奶用水瓢舀米蝦的時候,也是連著井水一起舀。
可舀起來的時候,還特地把水給潷掉了好些。
現在張安手上的缽子里,都已經裝了大半缽米蝦。
“你多端一些回去,我今天磨的多勒,你看這里還有一桶呢。”
張二奶奶說著,給張安看了旁邊的兩只水桶,里面裝著大半桶米蝦。
“奶,這兩桶米蝦,你是煮了多少米面啊。”
張安瞅著兩只桶里的小白條,估計要調一大盆米漿子。
“沒用米面勒,我是泡的糯米來磨的漿子,這樣才好吃。”
“奶,那磨子又不好推,推磨的時候你也不喊我過來。”
雖然用的是人家自家用的磨子,但這么多米蝦,需要用的米漿也要推好久才行。
“不是我推的磨,今天建林家磨豆腐,我就將就了他們家磨子,春子和勝子都沒舍得讓我動手,他們幫我磨好的。”
張建林便是二奶奶的二兒子,張春和張盛就是她老人家的親孫子,也就是張安的堂弟。
說到幾個孫子,老太太臉上的笑容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