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妥當,在老輩子一聲吆喝后,迎親隊伍開始出發。
這次因為沒多遠,周洋找了村長老叔家的馬車,還特別給馬的額頭上跟馬車上掛上了紅布。
而張平,這次就充當周洋的司機。
一路上,張平勒著韁繩,讓馬兒盡量慢一些走。
因為后面的大家都是步行,肯定不能放著馬車往前跑。
一個小時之后,大部隊來到陳文文家里村口。
果不其然,剛進入村子,整條路上就被一根長長的柱子給攔住。
這便是攔門,現在要過的,便是女方家里攔門歌這一關。
只見柱子那頭,好些個穿著“嘔切(嘔欠)”的嬸子已經開始路上攔著。
村里幾個嬢嬢見狀,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走上前去。
這時候女方家那邊的親戚就開始開口唱了起來。
你方唱罷我登場,等到她們結束,周洋家里找好的嬸子們沒有絲毫的畏懼,反而一臉興奮的開口跟對方對起了山歌。
對于她們來說,這是為數不多的愛好,平時閑著亦或者干活的時候都要吼兩嗓子。
現在有了對手,再加上又是喜氣洋洋的日子,自然是放開了唱。
就這樣你來我往的一直對唱了二十來分鐘,女方那邊的嬸子們開心的笑著退了場。
這算是男方這邊把人家唱高興了,已經過了攔門歌這一關。
要是遇到某些地方的人,光這一關都需要個把小時,女的唱完男的唱,就是不讓你輕松將苗家女兒接走。
隨后幾個貓貓箐的年輕小伙子馬上過來,把攔路的柱子抬開,放迎親的隊伍進村。
剛到女方家門口的路上,就能看到一條條長凳從路上擺到家門口,擺了兩排。
而長凳上擺放的全是瓷碗,里面都倒滿了酒,這便是攔門酒。
對于本地這個攔門酒,張安覺得這簡直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習俗。
因為男方這邊喝酒的時候,女方家那邊要出人陪著。
人家喝一杯,自己那邊也要跟著陪一杯。
這也是為什么攔門酒藥擺兩排凳子的原因。
隨著主家喝了一聲之后,村里早就請好來過攔門酒的人,開始走上前去。
以前喝攔門酒,不管是叔叔伯伯,亦或者哥哥弟弟都有。
但現在,喝攔門酒的人,基本都是年輕一輩。
張安沒急著上去,先讓村里其他人給過過癮。
到最后不管剩多少,再由張安來兜底。
現在張安的酒量越來越多,喝散白都能喝三四斤。
對于這些度數不是很高的花酒,那更是不在話下,唯一擔心的是肚子裝不下。
不過張安一點都不怕,有空間在,他一個人喝幾桶都跟沒事的人一樣,只不過這風頭沒必要出罷了。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