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女方家也是出了兩輛馬車,是用來裝嫁妝還有新娘自己東西的,隨行的人要跟著一起去婆家,算是送親。
一切準備完成之后,老人們把金童玉女的火把給點燃。
隨后長箐來的迎親隊伍,也是挨個把自己手里的火把點燃。
隨著一陣鞭炮聲響起,在新娘萬般不舍,淚眼朦朧之下,張平輕輕揮動韁繩馬車緩慢動了起來。
還好紅巖鎮這一帶并沒有哭嫁的習俗,不然真的太折磨人了。
有的地方哭嫁,從出嫁前三天就要開始哭起。
等新娘到了婆家,眼睛腫的跟啥一樣,讓人看了心疼。
雖然說哭嫁哭嫁,哭是表示個意思。
但新娘在出嫁的時候,看著那些情景,真的會哭的非常傷心。
一路上雖然天黑,但是偶爾還是有車路過。
他們大多是本地人,看到舉著火把的迎親隊伍,猶如一條火龍一般。
所以有不少司機開著大燈,路過的時候,鳴了幾下喇叭表示祝賀。
等到將新娘子接到村里,不早不晚,正好到了周洋家門口的時候,天正好亮了起來。
“新娘子來咯~”
周洋剛背著新娘子下車馬車,一堆小孩就開始在門口喊起來。
要是以往,他們肯定都還在睡覺,但今天吃酒,而且還是接的新媳婦,一個個都起了個大早。
因為待會兒可以要喜糖,還有喜帕,運氣好的還能見到紅包呢。
周洋背著新娘子到了門口,周家二叔就提著一只大公雞,朝他們小兩口扔了過去。
這是回神雞,扔的非常高,一直從紅傘上扔過。
最后掉到地上,不管是大人小孩都在哄搶。
誰要是撿到回神雞,待會兒就會有紅包,大人們是為了一起湊熱鬧,小孩子搶的非常認真。
還沒進門,大門口有一床紅床單,周洋把新娘子放下來,周洋的舅舅們就拿著新的紅床單給兩人系著。
原本是要系被子或者毛毯的,但因為太厚了不好系,所以就簡化成床單,寓意著一輩子。
進門以后老先生開始唱賀詞,新人開始拜天地。
送入洞房之后,滾床的人是周洋他弟周松。
雖然十幾歲了,但其實他來滾是最合適的。
但周松人比較悶,可能看的人比較多,所以他有些羞澀的在床上滾了幾圈。
最后便是村里的小孩子軍團們進到新房里開始咬花帕子,這個環節不管誰家結婚都少不了。
打發完小孩子們以后,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們就在新房里陪著新娘子說話解悶,一直到吃飯。
至于其他嬸子嬢嬢,一個個都在外面幫忙做事,畢竟待會兒一堆人要吃飯。
所有吃的飯菜,都是她們來準備,最后再給后廚炒菜。
所以農村辦酒席的時候,村里的婦女們可以說是最大的主力。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