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來之前,只想著怎么跟張安家商量,重新協定糧款的事情。
但沒想到人張安家根本就不想要這片土地。
如果只是山地,那張安家不要也就不要了。
村里收回去當集體自留地,空著也無所謂。
但是涉及到了責任田,誰都不敢做這個主。
這玩意兒可是個燙手的玩意兒,每年都要出錢,村里又不敢空著,不然誰來出這個錢。
但要是找人種的話,該找誰來種,找了誰別的人都有意見。
反正他們幾個村干部是不敢自己拿過去種的,不然明天村里就開始傳閑話了。
畢竟老話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這個年代誰家條件都不好,都想多種點土地,即便是交糧款,也能多有些余糧。
誰家得了,誰家沒得,都會有人不滿意。
所以在他們看來,搞來搞去這么麻煩,還不如讓張安家給收了。
“不是老叔,糧款都是小問題,但我們家人少種不了那么多土地。”
“您幾位也知道,去年我們家就把很多土地轉出去給別人種了,所以肯定不能再要了。”
什么交責任糧款,或者是怕人眼紅的,張安一點不擔心。
交糧款才幾個錢,再說了,往后需要交糧款的日子也沒幾年了。
再說到村里的人眼紅,這張安就更不怕了。
你要眼紅就眼紅李來福不去撬你家大門吧。
這樣的傻蛋兒,撬誰家大門都是給人送錢去的。
張安不想要這些土地跟房子,說白了就是看不上。
畢竟他們家老屋還空著沒人住呢,要那么多來干嘛。
“這樣吧安子,李進彪家的水田呢,你們家就收著。”
看到張安是真不愿意收下這一戶的土地,張建文蹭了蹭下巴想了一會兒才說道。
“他們家有一塊兒田正好在你們家后院這坎下。”
張建文一邊說一邊用手往外指給張安他們看。
“其他田雖然不在這里,到時候我出面去調換一下,把附近這幾塊都調到一起。”
“這樣以后你想要干嘛也方便,也不用擔心地方不夠。”
“至于那瓦房,還有剩下的山地,就由村里收著當自留地,你看行吧?”
當然了,言下之意李家以前那份糧款還是要由他們家來交。
李家總共的水田約莫五畝地,每年需要交公糧一百二十公斤出頭,還有二百八十公斤的購糧份額。
現在都不收糧食,換成了糧款,自然就只需要交那一百二十公斤的公糧款跟提留款。
這一筆錢算下來,對普通人家來說并不少,但對于張安家里來說不算什么。
這么搞好像也可以,要是能把那些田調換成后院
他之所以拒絕,就是因為那些田這里一塊兒,那里一塊兒。
種也不好種,收也不好收。
但要是換成在家門口,那還要什么自行車。
正如張建文所說那樣,換過來以后他要是有什么計劃,也方便一些。
張安越發心動,這要是連帶家里那些田都調到這里來。
那豈不是從后院的路邊,一直到西瓜地中間的田都是他們家的。
不說以后想用來干啥,就算是種糧食也方便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