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一個小村莊,人家怎么可能多給錢呢。
“叔,你們覺得河對岸那一片坡地怎么樣?”
張安在屋子里,隔著房間指了個方向給眾人看。
他們都在村里住了幾十年了,哪個地方都非常熟悉。
張安一指,他們就知道是哪個地方了。
“那地方是個斜坡,不太行吧?”
張安說的地方,便是村口對面的橋頭,石埡口進來的那一片坡地。
那里是一片土坡,大家都用來種苞谷,往下才是河岸邊的稻田。
“有什么不行的,到時候讓李宏斌找兩個挖機過來給挖平不就好了。”
張安知道,這幾個老頭子的思想還停留在過去的習慣,覺得天然的地形才行。
“那里可是個好地方,挖開以后面積不小,而且就在村口,交通非常方便。”
“最關鍵的是那里就在大河的上方,一眼就能看到大河的全貌。”
“將院子蓋在那里,不愁他們那些人不動心。”
還有一點張安沒說,選址在那里的話,城里人來了也不會混的寨子中間。
這樣相對來說就有一個隔開的界限,村民們不容易跟人家起沖突。
尤其是長箐這樣多民族混居的村子,少數民族一點都不少。
村里的大伙因為住的時間久了,彼此都能熟知對方的風俗習慣。
但要換外面的人來,說不準什么時候,在不經意之間就把人給沖撞了。
所以這個問題是需要考慮進去的,當然了,張安私下會跟老村長說。
因為黃為民就是少數民族,不能當著他的面說這些。
“聽張安這么一說,好像真有搞頭誒。”
“搞頭好像還真不小,要不咱們搞起?”
幾個老頭越想越覺得可行,當下就準備拍板。
“那就這樣,我們下去再合計合計,多想想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
“到最后沒問題了,那等年底開大會的時候,咱們再拿出來討論。”
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現在一時也考慮不完全,反正還有時間考慮。
這個話題最后也說得差不多了,張建文老村長就暫定了下來。
至于是否拍板,還是要看年前的那一次村民大會上,大家的意見如何。
今年年前肯定要開大會的,不說別的,這分錢的項目是大家早就已經期待了的。
村里今年還真搞了不少錢,大部分是之前搞荷花塘那邊賺回來的。
原本張安以為,荷花塘那邊村里投了錢進去,今年能夠收支平衡就已經不錯了。
畢竟今年荷花塘改造完成以后,就已經很晚了。
但沒想到,就那么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不僅能回本,而且還結余了不少。
從以前開始,大河就是長箐的一個名片。
在這一片兒地方,只要說到長箐,人人就會想到長箐大河。
這河說實在的,就是長箐村里的母親河。
有它在,附近這一片地才有充足的水源,周圍的稻田才能年年滿足灌溉的條件。
而現在,稍微有眼力的都能看得出來,長箐大河確實對村里的發展非常重要。
所以村里現在對大河的管理越來越正規,越來越重視。
首先就明確了村里人不允許再往河里扔垃圾,畢竟以前大家都不注意這方面。
尤其是牲口在路上拉的一些糞坨子,為了方便,啥都往河里扔,覺得大水一沖就沒了。
其實那也沒什么,沒有人來玩兒水的時候,那玩意兒就是給河里的魚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