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張安清魚的時候,還順帶把那些還沒死,只是凍僵了的魚也清理出來。
總共兩框子魚,一人分到一條就沒了。
走的時候還高高興興的,絲毫不介意這是凍死掉的。
畢竟又不腥又不臭,吃起來跟剛殺的一樣。
從張安輕松的語氣來看,盧胖子知道那一趟子魚祖宗沒啥事。
“那就好那就好,等這兩路放行了,我們就過來。。”
一直提著的心就落下來了,張安這里要真遭了殃,他都不知道怎么跟那群上帝交代。
盧俊倒是想著快點過來,早點把魚給拉回去趕緊把那群上帝伺候好。
省得過幾天再下一場雪,那到時候就完犢子了。
但現在想要上路不大可能,因為這幾天雪剛停。
路上到處都在交通管制,他們開車上不了路,還得等上幾天才行。
“對了,你還有什么需要買的東西嘛,我可以順便從省城給你帶過去。”
事情說完,盧胖子隨口問了一句。
畢竟在省城里,物資比較豐富,很多東西在小縣城都買不到。
要是張安有要帶的,他順便帶過去也方便。
“沒啥需要的,你直接過來就成了。”
今年的年貨,張安都沒怎么買。
一來是家里自產的東西本來就不少,另一方面,上次他們過來的時候,也送了不少過來。
現在張安家里,年貨都堆成山了,這還是王芳分了一些送給了幾個爺爺叔叔家剩下的。
跟盧胖子嘮嗑了幾句之后,張安就把電話掛了。
走到門外,一家人已經在院子里鏟雪。
這是每年下雪以后的必修課,只不過今年的工作量會比較大。
畢竟這雪下了那么多天,現在積雪都已經跟膝蓋差不多高了。
張安回家找了把鐵鍬扛著出門,但并不是在院子里幫忙。
“爸,你在家里鏟著,我去把二爺爺院子里給鏟了。”
這些堵著門,進出都不方便,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家。
“行,那你去吧,等我把這里給鏟完,我就過來。”
“那倒不用,二爺爺那院子沒多大,可能我回來了你還沒搞完呢。”
張安看著院子出門,一眼望去,各家各戶的門口或者路上都是鏟雪的村民。
在村里,鏟雪不光是要鏟自家院子里,還要連帶著家門口的路上給鏟了。
這是村里一個不成文的習慣,大家都會自覺遵守,比城里的門前三包都自覺。
正是因為大家都在動手,所以村里的路上很快就被清理出來。
這樣既方便自家,也方便別人,每家分一點也不會很累。
“爺,我來鏟吧,您在后面掃掃碎雪。”
張安來到張二爺家里的時候,老爺子已經開始在鏟雪了。
不過他年紀大了,使洋鏟不大方便,就用鋤頭跟撮箕。
張二爺看著孫子來幫忙了,也沒有犟著要做,把地方讓給了張安。
“張老者好福氣啊,安子這一大早怕你累到了,趕緊過來幫你鏟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