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到孕晚期快要分娩的時候,這些東西還是不要再碰了。
而等到生了孩子之后,鴿子湯可以喝,但燉湯的必須是公鴿子,而不是母鴿子。
黃二爺估計也知道一些,所以才會挑了那么多公鴿子。
而在張安看來,這五只鴿子應該都是公鴿,只是黃二爺應該是被賣鴿子的人家打眼了,里面混進去一只母鴿。
“媽,您要是不信的話,可以上山去問問爹,他比我都清楚。”
張安解釋了半天,王芳還是半信半疑的模樣,畢竟事關以后孫子孫女能不能吃飽的大事。
所以張安直接把張一行抬出來了。
這鴿子自己燉不燉,蘇穎吃不吃都不重要,但這是黃二爺的一點心意。
要是真如此那就算了,可事實不是這樣,要是給人家還回去,老人家心里肯定會膈應。
到時候傳出去,別人不知道的還以為老爺子起了壞心思,好心變壞心,這誰聽了能受得了。
“真的?那先養著吧,等我們問清楚了再說。”
即便如此,王芳還是沒打算讓張安把這些鴿子燉了,等到問了再覺得。
張安也無所謂,蘇穎又不缺營養,這幾只鴿子養著也挺好。
第二天,張安起來以后,繼續制作兩根釣竿。
原本五米多的竹子,最后一頓修整之后,只剩下四米多。
完全可以做成四米多的手竿,專門釣大板鯽。
這兩根羅漢竹是張安精心挑選出來的,沒有一點彎度,不用特意校直。
張安直接燒火烤青,然后給刷了刷油跟生漆,保證以后桿子不變形,不腐爛出蟲。
最后上線的時候,張安并沒有用線,因為家里有比線更好的蠶絲。
原本上線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桿子開口破裂,這兩根羅漢竹張安親自測試過。
除非是中了上百斤的大魚,要不然這兩桿子沒那么容易破裂。
就算他們買的那些桿子爆竿了,張安也對這兩根竹竿有莫大的信心。
畢竟能比它們更結實堅韌的桿子,恐怕只有螺紋鋼這種材料了。
最后張安直接打磨平滑,沒有進行分段拼接。
因為再堅韌的東西,重新拼接之后,肯定容易出問題。
分段再拼接,也只是為了讓桿子方便收起來,但張安沒有這方面需求。
近一點的地方直接扛著過去,遠一點的地方嘛,直接放在空間里就好。
而且他不是一個沉醉級別的釣魚佬,一年能出去釣幾次魚都還說不定呢。
最后完工,從家里翻找了兩副合適的線組,這樣屬于自己的手竿就搞定了。
不過對于線組上的浮漂,張安不是很滿意,所以干脆用羅漢竹殘余的肢體給做了一個竹制浮漂。
一番刻畫之后,張安覺得看起來才稍微順眼一些。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