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玩意兒還不便宜,在前些年張安還上學的時候,就已經賣一二十塊錢一個了。
這段時間她睡醒之后,就習慣去喂一下小紅。
隨后張安看到金甲跟小紅相處非常和諧,大有一副你嗅嗅我,我瞅瞅你的趨勢,所以也沒管它們倆。
嘴里說著不至于,只是臉上的表情多少有些不自然。
一行人忙著趕回城里,張安也沒拉著他們多耽擱。
他今天主要是來陪客的,要是只釣魚的話,他早收拾東西回家了。
王芳聽張安說起魚缸里的紅鯉魚,才沒想其他的,不過倒是想起了王華他們幾人,
“不用管他們了,剛才回來的時候,他們就走了,說是怕天黑了要趕回城里去,留都留不住。”
據說他們家酒曲比街上賣的要好,所以他們家同樣的糧食,比其他釀酒的人家出酒要多。
“嚯,這是什么魚啊,咋長成這樣了?”
因為他們幾個帶來的魚護,就是個裝大米的編織袋。
王華他們幾人還以為這玩意兒缺水,其實是因為張安怕里面的鯽魚死了不新鮮,所以放了些空間泉水.
“行了,那咱們回去吧,這也快下午了。”
因為生態環境還比較好,所以除少數有錢的人之外,其他人都是大小通吃。
王芳早就想給自家兒媳婦做點好吃的,只是一直沒敢動手,就怕跟兒子說的那樣,營養補過頭了。
沒吃飯就讓人家回去,這不是張安的待客之道。
“這有什么抓得抓不得的,咱們家不是有條紅鯉子嗎,正好抓回來湊一對,魚缸里也熱鬧一些。”
不過這并不影響什么,這兩天張安找了不少資料,還跑到王新華家里,跟他家老爺子請教做酒曲的事情。
雖然這兩年張安改變了父母不少地方,但王芳這思想上,還是有些轉變不過來。
蘇穎沒有說話,但一個勁的點頭就已經表示她很喜歡。
并沒有涉及他們家的一些配方,所以王老爺子非常樂意給張安解惑。
這樣的釣魚盛景,王華可是親眼目睹,第一次來村里的時候,他不理解為什么那么多人為了釣魚會那么瘋狂。
“在你們這里釣魚真爽,連個水塘子都能這么過癮。”
“怎么就要走了,先回去吃頓飯再走,哪能空著肚子回去啊。”
正好自己的好哥們在這里租了個院子,以后來可就不擔心沒住的地方了。
“那華子,以后我們可要過來蹭地方了,不用多大地方,打個地鋪就成。”
這東西要不了多少,張安隨便種了些,就開始澆灑泉水,讓它們加速生長。
光是一家四口肯定吃不完,最后還能剩下不少喂給小虎它們。
“媽,這是在箐口塘釣上來的鯉子,估計是變異了,所以一身的金色鱗子。”
畢竟市面上那些尼龍線做出來的魚護還不是很結實,經常發生跑魚的情況,跟后世的魚護完全不能比。
大河里從老早以前就有大魚,只不過數量沒有張安說的那么夸張。
送走幾人之后,張安才提著一桶子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