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萬步,即便丁一跟路程兩人靠不著,張安也并不擔心。
一床冬天背的厚背扇,一床夏天用的薄背扇。
伴隨著一陣陣柔和的春風緩緩吹來,張安感覺得春天曬個日光浴確實非常享受。
現在他們家還能翻找出一柜子張安小時候穿的衣服,這還是因為其他親戚家生了孩子,以前王芳送了一些過去,要不然會更多。
來到后院,李明武看到王芳在后院做針線活,正在給布片繡花,開口打了個招呼。
而且王芳也舍不得讓兒媳婦做這些,所以她自己就先提前做了。
而長箐這么多院子,能夠蓋這么快,確實讓他感到吃驚。
“哈哈你老放心,就算是今天搬過來,我也能給送過去。”
在李明武想象中,農村蓋個房子可沒有這么快的速度。
但在張安家里,不存在這樣那樣的婆媳問題。
加之小孩子穿著又沒什么磨損,所以能保存很久。
“哈哈,快是很正常的了,畢竟他們可是好幾十個人一起在蓋,速度肯定快啊。”
上次張安做椅子的時候就做了不少,除了送給家里幾個老人和蘇穎爺爺奶奶那邊之外,還剩下幾把放在家里。
“好了好了,就別扭那老腰了,看你那一臉紅潤的模樣,我就知道您老中氣十足。”
這東西街上也有得賣,價錢也比較貴,不過選擇去買的人家比較多。
“他叔來了,地里也沒活,我就尋思著做幾套小衣服放著,以后孫子出生了也能穿。”
但也有人家選擇自己做,不會做也會花錢找認識的人做,這是因為農村里有一個很迷信的說法。
張安干脆背起筐子,提起菜刀帶著李明武去菜地里砍蔬菜。
這種事情如果別人上門請到,除非有特殊事情,不然是不能拒絕的。所以張安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上次他走的時候,那些地方連地基都還沒開始挖,沒想到這么快就蓋好了。
反正現在張安什么活都不讓她做,所以她時間非常多,每天做一做針線活還能消磨消磨時間。
“還有你們一家,明天晚上記得到我那里來,幫我燒燒鍋底,就在路口進去的第三個院子。”
張安正愁沒什么東西送給李明武當搬家禮物,看他這么喜歡這躺椅,干脆就送兩把躺椅得了。
因為他的兩只眼睛被太陽曬了半餉,即便是閉上眼皮,但這會兒看向屋里,視野已經變得有些漆黑。
雖然大家都認識,但他從未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對方手中。
待會兒李明武走的時候,就可以給送過去。
“那是肯定得,反正以后他叔你們都住在村里,喊起來方便得很。”
在村里,這些活計一般都是孩子的母親來動手,因為這年頭婆媳關系就那樣。
“哦?沒想到你還有這門手藝。”
像他這么大年紀的小伙子,能沉下心來學習醫術就已經不容易了,竟然還能做木工。
李明武雖然是城里人,但他也有鄉下的親戚。
不過這躺椅張安不打算現做,畢竟這躺椅做工還是比較復雜的,做起來要花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