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收集起來彈成破布被子,或者當抹布,剪下好的部分,繼續補在其他衣服上,反正就是不會浪費。
錢老漢想要分蜂,張安想想就答應了,畢竟他找了張建文帶他過來。
如果王臺上多出一只蜂王,那隨時都能分成兩箱。
失血之癥自然要補血,什么當歸燉雞蛋,紅糖燉大棗張安都試過了。
所以錢老漢才下定決心,過來找張安分上一箱回去養養,哪怕是多花點買一些都成。
一罐蜂蜜通常是兩斤的樣子,兩罐下來就不止五六十了,這還是普通蜂蜜的價格,好的會更貴。
冬天蓋上去,來年春天還能拿下來用。
因為他老頭是張安見過最會養蜂的,不可能這些工作都做不好。
不過也說了后面會給張安再送兩罐蜜蜂,這可就值錢了。
而且經過這幾天的觀察,他發現張安家的這個蜂子,確實比其他蜂子要好。
反正不算空間里的,每年家里的那幾箱蜂子都會給他提供不少,放著也是放著。
盡管他推辭著不要不要,張安還是給他倒了一小盞,然后對了一杯溫開水。
其實張安不知道,錢老漢過來找他分蜂子,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雖然都有效,但最有效果的還是他們家這蜂蜜兌溫水,喝了馬上見效,而且還不麻煩。
最近張安發現,幾個蜂箱里的王臺上都孕育了新的蜂王。
張安不舍得將它們給弄掉,那等新蜂王出來,分蜂是勢在必行。
“行了錢老叔,我家蜂子不少,過幾天還有一批要分出來,我正頭疼呢,反正就一箱蜂子,你拿去就是了。”
到大山里,隨便引個一兩箱蜂子對錢老漢來說簡簡單單不是事情。
但是太能的年景就不能用了,比如去年冬天,而保暖的手段,就是在蜂箱里多加隔板,然后在隔板外增加一些保溫物品。
這種法子寧可蜂擁擠一些,也不能讓巢脾多一點,不然蜂群太小,就沒什么效果。
連他家的都凍死了那么多,其他人家的蜂子估計也難于幸免。
但那人看王芳不說話,以為王芳嫌價格低,所以加到了八十,最后王芳爽快的賣了他五斤。
沒有外人在這,張安說起話來就沒那么謙虛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的嘗過,不說山里的野蜂子很多,肯定有野蜂蜜。
果不其然,錢老漢用的是麻布口袋,不過人家也不缺經驗,還加了稻草。
最后求著王芳賣一些給他,一開始給五十塊錢一斤,這價格已經是其他蜂蜜的兩倍,王芳聽著有些愣。
街上雖然有得賣,但農村很少會有人去買,因為要花錢,而且太貴了。
畢竟張安家后院那蜂群,開春以后都是一群一群的往外飛,根本沒有減員的樣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這樣的人,往往也把人情看的比較重要。
在山里來說,破舊衣服縫縫補補都還能繼續穿上幾年,一直穿到不成衣服才會用來做其他的。
“確實比外面那些蜂子要好不少,而且不單單是蜂子好,煉出來的蜜也要好上不少。”
“這怎么行,分蜂給錢這是規矩。”
也正是因為有那個人宣傳,后來有人特地跑到張安家來買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