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赴宴
門外的張一行剛通報完,屋里就傳來動靜,很快李明武就帶著家里人出來迎接。
跟著出來的并不是之前張安剛見過的李書晴,而是昨天還沒過來來的李衛紅兄弟倆。
旁邊還跟著一個比李衛紅還要年輕一些的中年男子。
看到主家出來,張一行才繼續喝著喬遷祝詞。
喬遷詞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家遷宅的時候,自己找的風水先生過來通訴。
還有一種,就是親朋好友上門的時候,祝賀的時候說的。
現在張一行所說的,就是第二種。
這番動靜驚動了附近好些人家,都是已經搬過來的租戶。
他們之前住過來的時候,都是東西搬過來,就直接住進來了。
可沒有過李明武家的這番動作,所以好奇的過來湊熱鬧。
“多謝張道長,承您吉言。”
作為一家之主的李明武,等張一行說完喬遷詞之后,立馬就上前將幾人迎進家里。
同時李衛紅兄弟倆也趕緊上前,接過張安他們送過來的財(柴)運,然后放在堂屋里神龕兩側。
看來李明武一家子雖然是城里人,但他們對于一些傳統的本地風俗還是有所了解。
不過這也不是太奇怪,畢竟李明武老爺子跟羅老太太這一代從農村出去的。
他們對這些東西并不陌生,在他們的影響之下,他們家那些孩子基本也能耳濡目染。
畢竟現在還不是后世那個高現代化時代,現在的農村跟城市起事還沒有那么大的鴻溝。
有一句話張安覺得說道非常有道理,誰家祖上還不是個農民出生。
因為現在老一輩的人都還在,大家或多或少的對農村老家還有些牽盼。
不像后世,因為時代發展的太快,農村跟城市的脫離得越來越遠。
很多城里人,在老一輩走了以后,基本就跟老家故土斷開連接。
像這樣的地方習俗,因為長時間沒有接觸,很快就被忘得一干二凈。
所以老話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就是說老人們在這些方面,都有一些經驗儲備。
進了屋里,張安發現除了李書晴之外,還有兩個婦女正在跟著羅老太太在廚房忙活。
張安想著這兩位應該是李老爺子的兩個兒媳婦,而剛剛跟著一塊兒出去的那中年漢子,應該是李書晴的丈夫,老爺子的女婿。
隨后李明武也給屋里的人相互介紹了一下,最后證明張安猜的一點沒錯,這里的基本都是他們一家人。
要不是多了張安一家和張一行,看起來就更像是一場家宴。
不過這也能看出,李老爺子的這幾個孩子,都對他們二老挺上心的。
因為現在不年不節的,并沒有假期,但是他們全都過來了。
隨后李書晴陸陸續續開始在往飯桌上端菜,不過不過今天羅老太太準備的菜式可能有些多,廚房里還得忙上一會兒。
所以李明武帶著兒子女婿,陪著張一行幾人先在堂屋里說話。
從這堂屋里來看,李明武確實是打算在這里住下去養老。
因為神龕之上已經擺好了他家的李氏神榜。
雖然是租的房子,不過只要有錢,就能一直住下去,并不會發生房東趕人的情況。
畢竟村里搞出這些院子,就是為了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