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也知道,今晚估計就到這里了,那現在誰先下去,就能先稱重拿錢,回家吃飯休息。
ap;lt;divcss=ap;ot;advap;ot;ap;gt;看著大家一個個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走起來就像是如履平地一樣。
張安不由得搖搖頭,還得是父輩的這一代人,再往后的下一代,莫說是挑了,就算是背個百來斤都得滿頭大汗。
雖然人多過來稱重的人不少,不過場面并不混亂。
因為謝文天謝老板帶來了四五個人,張安又從村里借來了三臺磅秤。
總共四臺秤一起給大家稱重,速度也不是太慢。
尤其是謝文天帶著他那幾個員工,從檢查到稱重再到報數,都做的井然有序。
估計是這樣的活計他們已經做了不少,所以非常熟練。
不過這也正常,人家是干這一行的,吃這一碗飯,肯定比一般人有經驗。
“王大武,六百七十斤。”
“李二發,六百九十三斤。”
“楊連發,三百八十六斤。”
。。。。。
工錢是收一個,發一個,謝文天的人負責稱重,張安一家人負責給大家發錢。
這樣就不太會出什么亂子,大家拿到錢也能直接回家。
最后發現,這第一天下來,村里的大家竟然挖了接近十五噸,快三萬斤的量。
這么多車前草,直接把張安家前面的院子都給堆滿了好大一塊。
張安以前沒接觸過這些事情,原本他覺得挖出來沒有多少,一天能挖幾千斤就不錯。
但他忽略了,平時大家挖的少,那是因為滿山遍野去到處找,自然挖不了這么多。
而他那接近一百畝的果園,里面全部都種滿了車前草,自然跟去挖野生的大不相同。
這還是因為車前草是跟苜蓿草跟其他的草料混在一起,要不然只是車前草的話,一畝地就能挖個三四千斤生車前。
而且還是謝文天有經驗,早上過來看著那么多人挖,立馬就打電話連人帶車給叫了過來。
今天晚上稱完,這十幾噸就要連夜拉走。
要不然等到明天再挖上一天,放的地方都找不到。
一直弄到九點半,才算是把村里的大伙給送走。
“總算是搞完了,走吧,咱們吃飯去,大家都辛苦,待會兒讓周老板整上幾個硬菜,犒勞犒勞大家。”
到現在還沒吃完飯,連謝文天自己肚子都開始餓的咕咕叫。
剛一弄完,就帶著人往周洋家里跑。
因為盧俊剛才就先去了周洋家里,把菜給點上。
這會兒估計都做好了,就等他們過去。
直到吃完晚飯回來,他們在張安家院子里歇了一會兒,就把貨車開過來裝車。
謝文天他們開過來的貨車并不大,十五噸車前草,裝了兩車,還剩下一千多斤的樣子。
這些生車前他們要連夜拉回去,因為他們那邊有廠房,弄回去就能開始處理。
堆在這里,即便晚上不下雨,但這么多新鮮的生車前堆在一起,非常容易捂壞。
而且謝文天有自己處理藥材的工廠,他們收藥材的時候,基本都是收生的,拉回去自己處理。
因為干濕之間的差價比較大,哪怕是曬干了縮水幾倍他們都賺的比現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