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其他人家自己的選擇,我們管不上,也不應該插手,但條件特別艱難的那幾家我們還是不能放手不管。”
“所以我想著讓你們從張安這里接一箱蜂子回去養,最多一年,就能分出好幾箱,這可是無本的買賣。”
“而且現在咱們村里到處都種了那么多果樹,根本不愁沒有蜜源給蜂子采蜜,所以這蜂子養起來真的很劃算。”
“之所以讓你們從張安家這里接,而不是去山上自己接,那是因為張安家這蜂子抗凍,冬天照管起來容易方便,而且他們家的蜜好吃,價錢也比其他人家的蜂糖要貴。”
“而這接蜂子的錢,前幾天老錢頭接了一桶,現場給了五十塊,而且后面說還要給張安送來兩壺蜂糖,你們接呢我做主先不用給錢,等到時候可以割蜜賣錢了,再給張安蜂子的錢。”
原本一個個村民都還無動于衷,這會兒聽到張建文細細說來,臉上才開始有表情變化。
而且他們不少人都嘗過張安家的蜂蜜,味道如何自然不用張建文在這里細說。
至于賣蜂蜜的事情,根本就瞞不住他們。
因為在村里,張安的兩個嬸嬸知道了,就相當于整個寨子都知道了。
當然了,一般張安的兩個嬸子傳出去的都是好事。
畢竟她們只是嘴快而已,家丑不可外揚的道理心里還是牢牢記住的。
“那隊長,我們不會養蜂子,接過來也不會養啊。”
在很多人沉下心來思考的時候,有人起來提問了。
是個五十多歲的村民,住在長箐的下寨,叫做關虎娃。
家里的生活條件在村里算是眾所周知的艱苦。
因為他們家只有五口人,兩人加上兒子媳婦,還有一個小孫子。
按理說這樣的家庭,沒太大的支出,應該比其他人家要好一些。
但他們家那個兒子,出生以后就患了先天的腦癱,一直到現在,還是跟個傻子沒什么區別。
有人會奇怪,這樣的人為什么還能找到媳婦。
因為他們家的兒媳婦,也是個智力不健全的女人。
要不然哪有人愿意嫁給一個傻子,還是一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傻子。
所以他們家里沒什么主要的收入來源,就靠著老兩口種地撐著。
這幾年還好,他們家只有一個孫子,有獨生子女政策的補貼。
之前沒有的時候,可比現在艱難多了。
這老關家里,就是張建文剛才說的那幾戶想要跟著種點果樹但家里沒有本錢的人家之一。
這戶一聽到張建文說養蜂子能賺錢,立馬就關心起來。
但他對養蜂的行道卻是一竅不通,所以張建文剛說完,他家就立馬開口問了起來。
養蜂子這手藝,說簡單也簡單,但說難也難。
會養的人是越養越多,不會養的人,被蟄都是小事,但養著養著那蜂子就沒了。
想要去找人學也很難,因為這算是跟人搶飯吃,別人也不會輕易答應。
“這個你們不用擔心,我早就給你們找好師父了,就是老錢頭。”
這個問題大家能想到,張建文不可能想不到。
他能把這事給說出來,就證明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張安一開始還以為,張建文口中說的人是他,沒想到竟然是老錢頭。
“怎么可能,老錢頭那人誰不知道,他哪會愿意教別人啊,下河灣有好幾個人去找他,禮收了不說,還把人家趕出來了。”
很明顯,村里不少人都知道老錢頭的事情。
“昨天我已經找他說了這事,他答應了,反正你們就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