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解釋
這頓飯一直吃到晚上九點多鐘才算收尾,不過大家也沒人起身回家,全都還留在這里吹牛聊天。
因為這是村里的一種習慣,不管去誰家吃飯,如果吃完了立馬就收拾回家,是一種特別不禮貌的行為,事后是會被大家看不起的,除非有特殊情況。
所以盡管已經吃完了,大家還都坐在張建文家的院子里。
而那幾個來幫忙的婦女,則是跟著老嬸一起收拾桌上的碗筷,帶回廚房清洗。
老嬸也是泡了一大茶壺的茶水,拎到院子里放著,讓大家自己倒。
這還不止,老叔還回家把自己那一箱子葉子煙給抬了出來,用剪刀剪碎擺著讓抽煙的人自己卷。
而抽煙的人也沒人客氣,抓起剪好的煙葉,就開始裹卷起來。
現在不少抽煙的人,都能抽葉子煙,并且還會隨身帶著一根小煙桿。
卷好以后煙斗里,開始吞云吐霧。
即便是有些沒有帶煙桿的人,也都會在別人抽完以后,把煙桿借過來,跟著抽上一桿。
張安不禁感嘆,老叔家這服務不可謂不周到,管吃管喝也就算了,最后還管飯后茶和飯后煙。
“誒,這兩天收糧食的販子又下鄉來了,聽說今天一百斤谷子漲了兩塊錢嘞。”
眾人扯著扯著,就有人開始討論賣糧食的事情。
這年頭雜交水稻產量越來越高,而且有了肥料以后,大家的糧食收成都還可以。
除開上糧的份額之外,很多人家都有不少存糧。
所以很多人都會把家里的糧食賣上一些,畢竟除了吃飯,其他的還得花錢。
“是嘞,上個星期趕場的時候,還聽人說了,我還正準等他們來村里收的時候,把家里的谷子都賣了。”
現在糧站還正常開著,農民們的糧食一年四季哪一天都可以運過去賣。
但現在很少人愿意直接賣給糧站,因為糧站的收購價要比這些販子低一些。
雖然低不了多少,但按照一百斤為單位,怎么都要低上一塊錢的樣子。
辛辛苦苦的運到糧站,結果糧價還比那些販子去村里收的還要低,所以現在大家都傾向于賣給收糧販子。
原來是沒有辦法,只有糧站可以收,賣給別人那就是投機倒把。
現在政策放開了,孰好孰壞大家心里也有桿秤。
“喲呵,你們家雄火起來了啊,一下子賣這么谷子,這是往后不準備過日子了啊。”
一聽到這人打算把家里的糧食都賣了,周圍的人都驚呼起來。
雖說賣糧食是每一個莊稼人都會干的事,但可沒有聽到誰家會把家里的糧食都賣了。
一般人家每年都會賣上幾百千把斤,能賣上家里一半收成的人,那都是狠人。
畢竟現在這個年代,糧食在農民心里是比錢還重要的東西。
有的人家寧愿窮點,也不愿意家里沒有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