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比農村人有錢的人多了去,到時候即便想買,恐怕糧站也沒那么多糧食賣給這些人。
畢竟從以前到現在,糧站的糧食,一直都是優先供給城里人。
ap;lt;divcss=ap;ot;advap;ot;ap;gt;所以張建文開口之后,他也緊隨其后跟著勸上兩句。
畢竟生活在同一個村里的人,他也不愿意大家走到那種地步。
“而且你們想想,今年驚蟄前后一直沒有打雷,說句不好聽的話,萬一今年年景不好,沒什么收成的話,恐怕就不只是今年挨餓了,明年還有一整年呢。”
“當然了,我就是這么一說,以后怎么樣誰也說不清,大家自己心里決定就行,別到時候看到別人多賣錢了心里埋怨我。”
這些暗示,張安也只會說到這里,他不可能直接跟人說,今年有天災,肯定沒收成,那是沒腦子的行為。
老話說好言難勸該死的鬼,該說的他都說了,至于怎么選擇,那就是其他人自己的決定。
不過勸說歸勸說,張安還是把自己給摘干凈。
萬一老天給他開個玩笑,這場水災沒了,那到時候免不了有些人會怪他。
不過他也挺希望老天也跟他開個玩笑的,畢竟水災一起,最受苦的還得是農民老百姓。
“對哦,張安不說都忘了,今年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哦,張安說的對,現在沒什么急用錢的地方,這糧食還是先留著不賣了。”
這時候有些人聽到張安提起驚蟄,才想起來自從開春過后,哪怕是下了幾次春雨,但一直沒有響過春雷。
有一些心里比較迷信,或者聽勸的人,心里已經開始敲鼓。
一想到以前挨餓的日子,當即也決定不賣糧食或者少賣一些。
“怕什么,這年頭做什么沒有風險,吃飯都可能會被噎死,怕這怕那的,怎么能賺到錢。”
村里人這么多,有聽勸的,自然也有不怕死的家伙。
這種人天生愛財,今年上漲的那兩塊錢對他們來說是個沒法拒絕的誘惑。
對此,張安也不再開口,這些人如果是他的至親,比如他的二叔三叔,他還會苦口婆心的去勸說。
但都是其他路人,他能提醒一句已經仁至義盡,再多少,就不禮貌了,成年人嘛,都有自己的選擇。
本來還挺熱鬧的人群,因為賣糧食的事情,所以氣氛有些不對勁。
所以大家只是待了小半餉,就起身各回各家。
“張安,你等下,我有幾句話跟你講一下。”
看著眾人都走,張安自然也準備走人,不過還沒走,就被張建文就留了下來。
“沒提前跟你說,就讓你把蜂子分出來,你心里不會怪你叔吧。”
眾人走后,現在家里就剩下老叔和老叔,還有張安自己。
“安子,這事情是你叔做的不地道,如果你不愿意的話,就直接回絕他們算了。”
這時候,老嬸也開了口,一臉責怪的看著自己男人。
原來是因為這事啊,難怪剛才吃飯的時候,老嬸一個勁兒的瞅著老叔身上瞪大白眼。
“叔,嬸,這不是什么事情,我叔也是可惜那些蜂子,他之前還一直勸我勤快一些,多養一些蜂子,但我這人比較懶,家里現在盤子也不小,所以就沒有這個打算,所以我叔替我做這個決定,我沒有什么意見,遠親不如近鄰嘛,幫助大家,最后也是幫助自己,我可沒有忘記,當時我爺爺奶奶走的時候,還得多虧大家遞手幫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