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已經割回來了,咱們什么時候開始制墨呢。”
了這么些天,才收了這么點生漆,不就是為了那點墨嘛。
“還早著呢,制墨光有這生漆還不行,還需要準備很多東西,你不用著急,等我做的時候,肯定叫你。”
張一行笑著跟張安說道,他身上的那些手藝,最后肯定都要傳給張安的。
“我聽說制墨的時候,加點香料進去,以后的墨汁里面也會帶有香味對吧。”
古人常說墨香銅臭,并不只是單純的比喻。
其實有些墨還真就是香的,因為在制作的時候就加了非常名貴的香料。
“可不止香料,有條件的話,加黃金也可以,不過做出來的就已經不再是墨了。”
要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筆墨紙硯不單單只是作為書寫工具,也經常很多人用來當做贈禮。
“還真有人往里加黃金呢,我以為這只是說說而已,看來這一兩黃金一兩墨所言非虛,不過這黃金咱們加不起,加點麝香還是可以的,反正家里每年都能掏不少,等到時候做墨的時候,也往里加點,看看寫出來字是不是香的。”
黃金不是加不起,只是張安沒敢這么做。
但凡他要買點黃金,磨成金粉加到墨里面去,那王芳肯定會讓他知道什么叫做不講道理。
“何必呢,麝香那種寶貝還是留著救命吧,一個寫字用的墨而已,不必搞的這么浪費。”
麝香這玩意兒,哪怕是現在也還是有價無市的寶貝。
即便有些不在乎錢的人,在非常急需的時候,也找不到能買的地方。
張一行一生救過不少人,對于這些東西非常珍惜。
爺倆在院子里一邊閑話,一邊過濾著剛割回來的生漆。
如果這些生漆是割回來賣的,那肯定不用過濾。
平白耽誤工夫不說,還會減輕重量。
所以一般的漆農把生漆割回來,只要看不到明顯的雜質,就不會主動過濾。
畢竟收漆的人并不會因為你的漆被過濾過,所以多給些價格。
而這些漆是張一行要自用的,盡管到時候會用來兌桐油點火,不過濾也不影響燃燒。
但是制墨需要的原材料就是生漆跟桐油混合以后,燃燒產生的油煙墨。
如果有雜質的話,到時候在攢煙的過程中,肯定會影響煙灰的質量,從而影響到成墨的水平。
就在這時候,趙天德急火燎燎的跑到張安家院子。
“張叔,您真的在這里,求您救救我爺爺吧,他老人家好端端的突然就昏倒了。”
趙天德一進院子,看到張一行的時候,撲過來就跪倒在地。
“伱這孩子,趕緊起來好好說,你爺爺怎么了?”
盡管趙天德在很多年前就從村里出去打拼,但是張一行對他還是有印象的。
不單單是他,附近幾個村寨的孩子,沒有一個是張一行不認識的。
因為在以前,鎮上沒有醫院,連衛生院都沒有的時候,這一代人全都來找過張一行和他師父看病。
那時候物資缺乏,哪怕身上有錢,想買顆感冒藥都是個問題。
不管是誰,要是生了病除了找赤腳醫生,就只能趕到縣里的醫院找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