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還好點,因為張安家后山上的櫻桃和桃都謝了,結上了果子。
所以很多蜜蜂想要采蜜,就得去飛去更遠的地方才行。
前幾天還是盛期的時候,這群蜜蜂根本就不用怎么出門,
只要鉆出蜂箱,然后稍微飛一下意思意思,就能到果園里。
那幾天簡直,這院子里鋪天蓋地的全是蜜蜂,根本就坐不了人。
就連平時最喜歡在后院的王芳,都不愿意在這里待了。
不是害怕被蜜蜂蟄,而是因為太吵人,所以張安真的巴不得他們趕緊把這些蜂子抬走。
“我早就想讓他們過來抬走了,不過他們前幾天還在跟著老錢學,這不今天剛學完,我就帶他們過來了。”
也不是張建文想拖著,主要是這些人要是沒學好,抬回去也養不了。
而且現在正是產蜜的季節,這么多箱蜂子在張安這里放幾天還行。
要是多放一段時間,等到里面都積了不少蜜以后,他們可不好意思直接過來抬走。
“沒事,你們自己看吧,所有的蜂子都在這里,看重哪一箱就抬哪一箱。”
張安也不想給他們分了,因為不管是新蜂還是老蜂,其實都差不多。
雖然一般老蜂群的蜜蜂數量要多一些,產的蜜也要多一些。
但是今年張安分蜂分的太狠,老蜂群也沒剩下多少,跟重新分出來的大差不離。
不過離分蜂也過去了一段時間,不管是哪一箱都已經孵化出不少蜜蜂。
所以不管新老,其實每一箱都差不多。
而且讓他們自己去選,也省得以后有人還有話說。
不然以后養不好了,可能私底下還埋怨張安分了壞的給他。
得了張安的話,張建文帶來的那些村里人自己就上去挑蜂子了。
跟著下河灣的老錢頭學了那么多天的養蜂知識,他們也知道如果遷蜂,并不用張安去幫忙。
今年張安中國分了十幾箱新的蜂子,不過這次張建文只帶了十個人過來。
所以每人抬走一箱以后,還會剩下幾箱。
不過多了就多了,放在院里就行,張安也沒想著多送誰一箱。
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夠所有人多拿一箱,干脆就別送,省得挨人埋怨。
最后走的時候,每個人掏了一百塊錢給王芳,王芳收錢的時候非常開心。
“叔,不是說好的五十嗎?怎么就變成一百了?”
一百塊對于普通人家來說不算少,平攤下來,得家里種一個月的地才行。
“因為你這蜂子值一百啊,給少了怎么能行,對了,這是老錢頭讓我帶過來給你的,因為他說你這蜂子太好了,給五十塊錢,他拿著虧心。”
其他人看不出來這蜂子的好壞,但養了十幾年蜂子的老錢頭還是有點眼色。
他從張安家這里接回去的那一箱蜂子,剛養了沒多久,他就能感覺得出明顯的不同。
這兩天就已經開始產蜜了,那一年下來得產多少蜜呢。
那么好的蜂子,五十塊錢拿了跟白拿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