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安子哥,你們先過去,我把行李拿回家以后再過來。”
自從張安將他從豬嘴
所以每次張安家有什么事情,只要他在,都不用人喊,他自己就跑在前面。
今天聽說張安家里有活要干,他又沒什么事情,自然要過去占個人頭。
“行,反正今天活多著呢,肯定是人越多越好。”
張安也不拒絕黃明,這是一種親近的表現。
反正過段日子黃明就要結婚了,到時候自己幫著多出些力就行。
拋開黃明家里那個奇葩的母親不說,兩家人的關系還算是非常親近的。
不過隨著李進彪一家遷出長箐,平時已經沒什么人再給她拱火,所以黃明的媽媽也沒有繼續作妖。
“安子,你看看要挖在哪里,我們先把石灰撒了,一會兒也方便挖。”
回到家里,張建軍拎著一口袋石灰,讓張安先把魚池的位置和大小確定。
石灰這玩意兒,在農村來說,真的算是一種萬能的寶貝。
以前用不起水泥的時候,石灰一直就是大家首選的墻灰材料,所以村里的老房子大多都是用石灰砌的。
現在大家用得起水泥了,石灰也沒有被淘汰,因為很多人在種地的時候,都需要用到。
在以前各家的糞不是很多的時候,基本上每一家都會燒大量的石灰來種地。
這是因為石灰撒在土壤里,能夠起到殺菌防蟲的作用。
而且很多酸性土壤由于撒了生石灰以后,能夠提高土壤ph值,能加強土壤中一些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增加土壤的有效氮、磷等,可減少酸性土壤對其的固定,并增加有機磷的釋放。
很快,張安就確定了魚池的位置,然后跟張建軍一塊兒用石灰先把模子圈出來。
后院地方比較寬敞,張安就準備挖一個稍大一點的池子。
劃了線就提著出頭鎬子開挖,前院張安先沒管,因為大門口都是被硬化了的水泥壩子。
直接在地上砌池子的話,那就有些太高了不好看。
所以張安還是打算往地上挖下去一些,然后地面上再砌一點。
最后肯定是逃不過要挖洋灰地的,這也怪當初張安沒考慮清楚,不然當時硬化院壩的時候,稍微留點空也可以。
后院挖起來還是挺輕松的,張安只管挖開,然后挖出來的土最后可以直接推到旁邊,不用太費功夫。
不過,挖著挖著,干活的人越來越多。
先是李宏斌,今天他沒去工地,剛才在家聽到張安家這里熱火朝天的動靜。
于是就過來看了一眼,這不看不要緊,看了以后直接就被留下了,換了身衣服過來幫忙。
后面沒過多久,黃明也過來了,而且還不止他一個人,連他爸黃大彪也跟著一起。
畢竟黃明過些時間就要結婚了,到時候不管是擺酒還是接親,肯定少不了張安一家人的幫忙。
所以今天張安家里有事,黃大彪也沒閑著,聽黃明說起,他就跟著一起過來。
人越多,動靜就越大,原本三四個人干活的時候都還好,后面變成七八個人的時候,動靜就大起來了。
周邊一些沒什么事的鄰居,也都自發帶著鋤頭洋鏟過來幫忙。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整個后院堆集了十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