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伙兒剛把餉午吃完,準備再喝半杯茶酒起身開始動工的時候。
沙場那邊的老板也開著拖拉機把沙子送了過來。
“安子,你這兩方沙怕是有些不太夠啊。”
張建軍是個資深的石匠,今年又帶著人蓋了那么多座院子。
這些沙子材料夠不夠用,他大概估算一下心里就能有個底。
這也是老師傅們的一個拿手本事,省得開工搞到一半的的時候,材料不夠了,那就太過耽誤功夫了。
“你那池子挖得不小,底下又要用砂漿抹平,而且還要砌圍邊,水泥倒是夠了,但光是這一車沙,怕是夠嗆。”
兩方石沙聽起來很多,但其實沒有多少,也就拖拉機的一車斗,甚至車斗都沒裝滿。
張安這兩個魚池雖然沒有魚塘那么深,但是這是挖來養觀賞魚的,所以池子底部肯定要用砂漿抹平。
要不然底下全是淤泥,看著不大美觀。
“二叔,那你估一下,看看還差多少,不然讓他再拉一車過來。”
張安去沙場訂沙的時候,都忘了池底要抹沙的事情,所以覺得兩方石沙差不多就夠了。
“再送一車過來吧,用肯定是用不完,但最后也剩不了多少。”
張安聞言,也點點頭,跟旁邊拉沙的老板交涉。
聽到還要再送一車,老板非常高興,趕緊把車斗里的沙倒了,然后轟著拖拉機回去再裝沙。
他們都是小型的沙場,不是那種大老板承包的大砂石廠,所以多有一車都是利潤。
下午,大家又加了會兒班,把大門口的池子也挖了出來。
隨后,張安又沿著后院流進魚塘的水渠開始挖溝。
因為院子里沒有水源,養魚非常不方便,用自來水的話,太過麻煩,還得經過處理才能放到魚池里。
所以這條水渠肯定要是挖的,這樣就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流到魚池里。
因為水渠里的水是從大河上游引過來的,河水是最適合魚兒們的水源,根本不用像自來水一樣需要處理。
不光是引水渠要挖出來,而且前院也要挖一條排水溝出來。
張安早就想挖了,只是一直沒下定心思動手,這排水溝一挖,不光是魚池里的水也能往外排,到下雨的時候,院子里的積水也能從溝里快速排出去。
雖然張安家的水泥壩子在硬化的時候,已經抬過水平,從大門口一直到院門口都是傾斜向下的,不用排水溝,積水也能流出去。
但是每次下大雨的時候,院子里積水排泄的速度還是有些太慢,導致院子里還是淹著一層水。
這次正好趁著修魚池的時候,順便把這排水溝給挖上,到時候買上幾塊蓋板蓋上,也不影響院壩的使用。
來幫忙砌墻的,基本都是村里跟著張建軍干石匠的大工。
所以不會砌墻的張安跟黃明,只能跟在大家身后,充當個小工的角色,幫忙混混沙子水泥。
魚池先修的前院的,順著挖好的坑壁,要先用紅磚砌了一圈。
還是跟之前考慮的一樣,地面水平往上再砌六十公分高的圍邊。
“二叔這手藝是真的絕了,我還以為砌不圓呢。”
池底剛砌上兩層磚的時候,張安發現砌得那叫一個圓啊。
之前他雖然想要弄個圓形的太極魚池,但坑是大家動手挖的,并不可能挖得太過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