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家里張建國誰都不怕,唯獨就怕王芳。
自從結婚開始,這一輩子就一直被管的死死的。
“那我就信你一次,以后你要再這樣我就跟老媽說了,以后別想著還能去放羊了,反正家里種的草也可以割了。”
以前張建國去放羊,那是因為家里沒什么草料和飼料。
但現在,張安種的那些牛筋草和黑麥草都已經可以割了,家里并不缺草料。
現在張建國每天出去放羊,跟黃二爺一樣,完全就是一種愛好。
果然,在燈盞窩那里就發現了一堆蜂窩巖石。
就它了,張安打定主意將它們挖出來帶回去。
可是挖的時候,張安發現這幾塊巖石并不簡單。
他拎著鎬子埋頭挖了許久,發現這石頭還有半截埋在地下。
一直挖了足足兩米深的位置,才算挖到了盡頭。
張安一米八多的身高,跟這石頭比起來還差了半截,整塊石頭少說也有兩米多高。
隨后張安試了試石頭的重量,沒想到一下子就能將其抱起來。
他原本以為,這么高大的石頭,應該會有大幾百斤上千斤的重量。
沒想到抱起來以后,給他的感覺就兩三百斤的樣子。
看著石體上大大小小的蜂窩狀,張安覺得這石頭內部估計是空心的。
要不然,一塊這么大的石頭,如果是實心的話,肯定四位數的重量要有。
不過也無所謂,這樣的石頭拿來做假山最合適不過了。
這才是
將挖出來的那一塊收到空間里,張安繼續提著鎬子埋頭苦干。
不出意外,剩下的那些巖石跟
“咦,這里竟然還有這東西?”
張安費了不少功夫,將
不過除了巖石以外,竟然還發現了其他東西—一堆球形的石頭。
這些石頭長得非常圓潤,大小跟籃球差不太多。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山里人,張安對這種石頭并不陌生。
因為在大山里,這種石頭并不少,只不過很少見到這么大的,一般都是碗口大小的規模。
因其形狀像蛋,所以大家都把這種石頭叫做石蛋。
雖然都是石蛋,但以前張安見過的都非常小,這么大的他還是
在后世,很多人都認為這種天然的石蛋是恐龍蛋化石,因為它們實在太像了。
但這到底是不是恐龍蛋化石,沒人能解釋的清楚,所以有科學家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結核石。
其實這也不完全對,因為有人曾經將這種石蛋刨開,在里面找到了某些史前動物的化石。
不過這并不什么令人驚奇的發型,因為在整個西南的大山里,藏著化石的石頭實在太多了。
可能隨處可見的一塊石頭,里面就是一個完整的化石。
在以前的時候,長箐村里有戶人家到山上去撿石頭來蓋豬圈。
其中一塊很大的橢圓形石頭,那老頭背回來了沒舍得丟,就用來當做豬圈的石階。
在前幾年的時候,可能是他們家豬養得太大了,所以那道石階,也就是以前被老頭背回來的那塊大石頭,被他們家豬給踩破了。
不過并不是碎成一地,而是破成了兩半。
抬起來一看,那石頭上竟然是一副蜥蜴一樣的模子。
后來的省城的專家來看過以后,才知道那是史前的留下來的恐龍化石。
所以人家給了這戶人家一些錢,就把那塊石頭給帶走了。
現在那塊被豬踩成兩半的石頭,就在省博物館放著。
雖然官方因為是在本省發現的,所以給冠了個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