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這粽子還是不要吃了,正好我帶了一些來,吃我家的吧。”
雖然不會把人吃壞,但是不好吃的東西,沒人會喜歡。
“回味道對了,這才是真正的粽子。”
有了先前的鋪墊,陳老爺子跟陳澤吃的非常香。
“陳爺爺,這兩天你跟陳澤就不要做飯了,到我家去吃,正好人多吃飯熱鬧。”
經此一事,張安還是跟老爺子說了一聲。
畢竟他們爺倆都是不下廚的人,自己做飯的話,也不知道會搞出什么黑暗料理。
陳澤吃壞了也沒事,反正他還年輕,身體能頂得住。
但是陳老爺子不一樣,這把年紀,還是要不冒這個險了。
“要得要得,那就打擾你們家了。”
老爺子也不犟,之前他還有點信心,但是吃了自己包的粽子以后,他想了想還是算了。
而且張安母親做的飯菜好吃,他全然沒有拒絕的想法。
回去的時候,張安經過王華的門口,這才想起來還要給王華送一些。
不過他走進院子,發現里面的門是鎖上的,這家伙應該是回家了。
畢竟端午節,還是周六,回家跟家里一起過節很正常。
端午節前后兩天一晃而逝,很快就進入了六月,長箐村里開始熱鬧了起來。
因為大河的禁漁期已經結束了,那些看到河里的魚群憋了那么久的釣魚佬,簡直像是見到脫光的美女一樣,異常饑渴,迫不及待。
如果在其他地方,禁漁期也能單人單竿,是可以釣魚的。
但是在大河這里,卻是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天來這里釣魚的人實在太多了。
去年的時候,大河兩岸隔幾米就有一個人,簡直是人山人海。
這么多人,對于河里的生態來說,毫無疑問是一種打擊,所以鎮上研究了一些,還是要禁一禁。
釣魚佬們雖然癡迷釣魚,但也不是不聽講,畢竟在這地方釣魚,又不收費,又沒什么管制,魚情又好,釣上來多少都是自己的。
所以當時鎮上的人給他們解釋了一下,他們基本都能理解,哪怕有少數幾個不理解,也翻不起什么浪。
雖然來釣魚的人多了,村里那些做餐飲,做小吃的人家能賺上不少錢。
但要是把大河的環境搞壞了,以后誰也別再想吃到大河帶來福利。
所以長箐村里的村民,非常愿意配合鎮里對大河起到監管。
畢竟幾年的好處,和每年都有的好處,他們還是能分清的。
六月的
其實清早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人過來,大多數人都是九十點鐘才來的。
可能是大半年沒來了,他們都忘了要占位置的事情。
所以后面來晚的家伙,發現近處沒有空地,就只能往下游走,越走越遠。
好在長箐把大河兩岸都修上了石板路,走起來沒有開荒的感覺。
“張安,下午有事沒,沒有的話,我們也去釣魚吧。”
看著來釣魚的人越來越多,陳澤心里也越來越有,干脆就上門來找張安。
盡管在張安家魚塘里,他想怎么釣就怎么釣,整天泡在里面都沒什么問題。
但是他還是喜歡人多的地方,那樣才有足夠的樂趣。
“行啊,那等我去找一下魚竿。”
看著陳澤渴望的眼神,張安答應的非常爽快。
反正這幾天沒到栽秧的時間,也沒什么事要做。
而且算了算,他自己也很久沒動手了,就當出去曬曬太陽。
“你就拿這個啊?上條大魚那不得爆竿?”
看著張安只拿了一根竹釣竿,陳澤有些不太看好的說道。
他還不懷疑張安的釣魚的技術,只是這竿子,確實有待商榷。
“嘿,你別瞧不起這竿子,二三十斤的魚來了都隨便釣的。”
張安對這跟羅漢竹可是非常信任,畢竟是空間里出產的東西。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