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會做的話,羅老太太早就給做好了。
畢竟這天氣比較熱,雖然有冰箱,但放上一兩天還是會不新鮮。
老太太嘴里說的小廚師,就是周洋。
這家伙現在的廚藝感覺比干了一二十年的張建忠還要高。
所以東籬院子這邊的人都叫他小廚師,在附近幾個村里可出名了。
“那就謝謝羅姨了,我來給您送幾根玉米棒子,換了您這么大一塊驢肉,這可太劃算了。”
羅老太太對張安可舍得了,剛才那一塊驢肉直接就從中間切了開,給張安分了一半。
拎著手里這塊沉甸甸的驢肉,感覺至少得有五六斤。
“你這孩子,就只看到這點,平時你家吃啥經常都往我們這里送怎么不說。”
老太太假裝面色不悅,瞪著張安說道。
“我李叔怎么沒在家啊,這天都快暗下來了。”
張安沒看到李明武,院子里也不在。
“他啊,怎么會在家里待得住,肯定在村口那里跟人擺龍門陣唄,小安你回去的時候幫我喊他一下,說該回來吃飯了,晚了我可不等他,回來只能吃洗碗水。”
村口那里擺龍門陣的場合可不小,只要不忙著,從早上到晚上都一直不停歇。
畢竟村里老人那么多,有人來有人往,有人回家吃飯的時候,就會有人吃好了飯又重新回來,簡直跟趕場一樣。
即便在地里很忙的時候,村里那些老人沒時間來,那里也會是東籬院子里這些老頭的場子。
白天可能人少,但晚上吃過飯,月亮出來的時候,就更加熱鬧了。
尤其是有人把收音機帶過去的時候,那叫一個熱鬧。
不過對于李明武喜歡去那邊擺龍門陣的事情,羅老太太并沒有什么意見。
因為她們來這里本就是過來養老的,家里的老頭子能找到樂子,她才不會多說什么,只要健健康康的就是好的。
“好的羅姨,那我先回去了,我家那些玉米再過兩三天就全熟了,到時候想吃了就過去掰哈。”
從東籬院子出來,張安走到村口沒有回家,特意歪到曬谷場上去瞧了一眼。
果然,這里聚著十幾個老頭,自家二爺爺跟四爺爺赫然就在其中。
他們全都圍著一張木桌,桌上放著瓜子生和茶水,還有一臺收音機,這會兒正播放著不知名的電臺。
當然了,必不可少的還是一堆已經剪成一段段的葉子煙,還有十來根竹煙斗。
這里的桌子和椅子,都是村里找林木匠做的,也算是村里給老人們擺龍門陣提供的福利。
至于桌上的葵生,都是你帶一點,我帶一點,湊成一堆。
畢竟這玩意兒,村里人誰家都栽的有,不是什么貴重物品。
而東籬院子那邊的老頭子們,則是會經常帶各種干果點心。
至于茶水,基本上就是誰方便,就自己帶一壺過來,奇怪的是,時常都有人給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