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會會,張安家院子里全都擠滿了小小的腦袋。
“哦?那我得好好瞅瞅,你們給我帶來什么驚喜了。”
張安沒有讓二娃他們這群孩子失望,臉上露出非常好奇的表情,伸手就想打開的口袋看看。
“小安叔,你只能打開一點點就夠了,開太大了它們就跑了。”
看到張安要一下子打開尼龍口袋,二娃就急起來了,趕緊兩只手把
因為他急匆匆的動作,口袋里傳來一陣“噗呲噗呲”的聲音。
“好好好,我捏著看,不全部打開。”
聽到里面的聲音,張安已經知道里面裝的肯定是什么動物。
因為這群淘氣的毛孩子,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爬到樹上,不是掏松鼠窩,就是掏鳥窩。
果然不出張安所料,從打開一點的口子往口袋里面看去,發現兩道鮮黃色的身影,是兩只鳥兒。
這玩意兒一身鮮艷的黃毛,而眼睛邊上則是一圈黑羽,仿佛是一副天生的墨鏡。
“我去,你們在哪里抓的這玩意兒啊,還抓了兩只,這是一對吧。”
張安有些吃驚,因為這就是專門鳴翠柳的那玩意兒,人家大號叫做黃鸝,也叫黃鶯,很好聽的名字。
不過因為長了一身黃毛,所以張安他們這里管它們叫做黃雀兒,但不是黃雀在后的那個黃雀。
別看它們身形不大,但這玩意兒一般不容易捉到,哪怕是徒手抓鳥的小孩哥都不行。
因為黃雀兒這玩意兒膽子都很小,一般都把窩搭在樹梢頂部的枝葉里面,平時最多聽到它們大概在什么地方,不可能看的見。
即便找到了黃雀兒的窩,除非下網,要不然想靠掏鳥窩把它們拿下來是絕對不可能,所以小孩子們真的逮不住這玩意兒。
張安以前還小的時候,就跟周洋兩人爬樹試過,最多掏一窩鳥蛋。
而這會兒,二娃他們不單單抓到了,而且還抓了倆,這就厲害壞了。
“小安叔你以前不是說過想抓一窩黃雀兒嘛,今年我家樹林里就來了一窩,我都盯了它們很久了,只是以前一直沒抓到,昨天趁我爸不在家,把他那張大網給偷出去了,然后就抓到了。”
看到張安對他們表示了肯定,張二娃臉上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跟張安說著抓鳥的過程。
每次在張安的面前,他們這群毛孩子傾訴的欲望都會大增,因為張安他們長輩里面唯一會聽他們說話的人。
二娃越說越興奮,最后又從褲兜里面掏了個鳥窩出來,里面赫然放著幾個鳥蛋。
“小安叔你看,這黃雀兒窩我也給弄下來了,里面還有好幾個雀兒蛋呢,估計是剛下的,還熱乎呢。”
原來二娃這家伙是趁人家下蛋的時候搞了個偷襲,把人家一網打盡的。
張安一聽這話,臉上變得哭笑不得,感情這還是他指使的。
他這會兒想起來了,去年有一次從老丈人家里回來的,他就找了二娃問了哪里有黃雀兒窩的事情。
因為那一次他發現自家老丈人對樓下養鳥的那位大爺非常羨慕,所以就想著給蘇紹文搞一對黃雀或者畫眉。
黃鸝和畫眉,都是山里常見的鳥兒,后世數量可能少一些,不能隨便亂抓。
可是現在不同,這玩意兒的數量可以說是有些泛濫了。
本地常說的一句口水話叫做,一個黃鸝鳴配偶兩個黃鸝鳴翠柳三個黃鸝必飛走四個黃鸝可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