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ivtentadv>但是張安主動開口,大家也沒有多說什么,現在是特殊情況,時間上不能太過耽擱,這種時候多一個人都非常重要,他們不信張安會在這種時候硬撐。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張安的力氣非常大。
最多在路上的時候,多給他換換氣。
就這樣,大家背著昏迷不醒的兩個人從山上緩緩下山。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今天山上的路途并不容易,下山就更加困難了。
因為大部分都是下坡,路都被雨水沖的泥濘不堪,非常難走。
不過在天坑附近找人的時候,大家發現了陳老六家的鋤頭。
每當遇到非常滑,踩不穩的路段,空下來的人就會拎著鋤頭把路挖開。
稀泥被挖開以后,路就變得好走很多,給大家節省了不少時間。
中途,大家都準備幫著張安換氣,但都被張安拒絕了。
他剛才消耗掉那點體力,早就被空間泉水給恢復回來了。
這會兒一百三四十斤的陳老六背在背上,他真沒感覺到有什么負擔。
眾人以為張安是在硬撐,都紛紛勸說,可最后發現,背著陳老六的張安竟然比他們走的還快,一直走在他們前面。
所以后面大家也不再提換氣的事,都老老實實的輪換著背陳家嬸子。
就這樣,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大家總算一步一爬到了村口。
這一路走來并不容易,雖然披著雨衣,但大家的衣服早就濕完了,鞋子和褲子上也滿是稀泥,裹了厚厚的一層。
把雨衣脫給了陳老六的張安,身上的衣服更是雨水橫流。
陳老六家的院子里,這會兒全都是人,除了他們家親戚,更多的是村里的人。
都是婦女和老人們,因為年輕力壯的漢子都出去幫忙找人了。
見到張安一行人背著兩人往他家里趕,其他人第一時間都沒有反應過來。
“大伙兒都別愣著了,趕緊幫忙把床板抬出來,張安他們把人找回來了。”
還是黃二爺幾個老人眼尖,一眼就看到大家身上背著的兩個人,連忙喊了起來。
這時大家才反應過來,七手八腳的從他們家找出幾條長凳擺在堂屋里,又抬了幾方門板鋪在上面,讓張安他們把人放上去。
而陳老六的老娘陳二奶奶見到這樣,呆愣愣的站著看了半天,眼睛都沒眨過。
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人好像骨頭被都抽走了一樣,一下子癱在地上,悲痛的哭了出來。
而陳家老爺爺也沒好到哪里去,眼里早已老淚橫流。
因為他們看著張安幾人背回來的兒子和媳婦一動不動,只以為人已經沒了。
其實不止他們二老,就連黃二爺他們還有其他人,也都這么覺得。
而張安他們早就累的不行,所以一直緩過來開口說話。
這就讓大家誤以為,陳老六兩口子真的沒了。
所以第一時間才讓人把門板給抬出來鋪著,這在村里是一個習俗,只有已經沒了的人才會鋪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