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才六點來鐘,趕到城里的話,差不多八點多,這時候大家都已經去買菜回來了,正好能干的上別人在家里。
“媽,小穎還沒起床,你先抱著齊齊吧,我準備走了。”
把小思齊給了王芳,張安就開始把準備好的雞蛋搬上車。
蘇穎現在還沒醒,她現在跟懷著小思齊的時候一樣,依舊還有一些嗜睡,只不過沒有那會兒嚴重。
也可能是剛生完孩子,一時間還沒有完全適應。
王芳一聽,立馬就把手里的事情放下了,什么事都不如帶孫子重要,這可是她盼了好些年的愿望。
拿過背扇,就將小思齊背在背上,一邊收拾著家務,一邊扭過頭逗著小思齊。
張安看著這幅場景,心里很有感觸,想必以前他還小的時候,王芳也是這么帶他的。
其實這點張安真誤會了,他出生那會兒,還是大鍋飯的時候,等王芳坐完月子,把身子養好以后,就直接去地里上工了。
每一天基本上都是張安的爺爺奶奶或者張建國來回背著他干活兒。
那時候碰巧是秋收的時候,地里的活兒非常忙,家里的幾個大人哪來的時間逗他玩,能背著就不錯了。
來到家屬大院,蘇紹文已經在樓下等他了。
其實也不算等他,因為這會兒蘇紹文正在亭子里跟其他人一起逗著那一對機靈的小黃鸝。
“小安來了,先回家里吃點東西,你媽已經做好了。”
看到張安開車進來,蘇紹文起身走過來。
平時張安來的這里基本都是十點,現在還這么早,說明張安出發的很早。
張安也沒說什么,老老實實的跟著老丈人回家把早飯吃了。
因為一會兒去給別人送紅雞蛋,他并不是所有人都認識,蘇紹文不怎么管這事兒,所以是要吳秋萍帶著他去。
等把早餐吃完,他就拎著紅雞蛋跟著吳秋萍走。
反正是挨家挨戶的去敲門,見到人以后,吳秋萍才教他如何稱呼每一個人,不過基本都是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只是多了個介紹姓氏的過程。
這還是他跟蘇穎結婚以來,吳秋萍第一次帶著他出來見人。
而走到的人家也很熱情,爽朗的收下張安送去的紅雞蛋,然后把準備好的米跟百家錢送給張安。
這個院子里有很多人是知道有這么回事的,但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所以就覺得非常有新鮮感,對張安就更加熱情了。
來到丈母娘家的對門,張安還是一如既然的伸手敲門。
開門的人是一個老頭,大概六七十歲的樣子,跟張安的二爺爺差不多。
“陳爺爺,小思齊要滿月了,我來給您老送紅雞蛋了。”
這老頭張安認識,是蘇紹文他們單位的一個退休老職工,以前蘇紹文剛進單位工作的時候,就是他在帶著。
說起來,也算是蘇紹文的師傅了,所以兩家關系還不錯。
而且陳老頭還是這個大院里少數幾個養鳥的人,所以跟蘇紹文湊在一起就更合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