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二十八號,農歷的九月初九,重陽節。
村里對重陽節的重視程度其實不高,最多就是下地的時候,順手采上一把茱萸和菊花回來。
茱萸用來掛在門上,跟端午掛艾草一樣,據說這么做能起到辟不正之氣的作用。
而采回來菊花則是放在門口晾曬,這被大家叫做“曬秋”,至于這些菊花被曬好了有什么用處,張安就不太清楚了。
因為村里很多人只是會采一把野菊花回來在門口晾曬,曬干之后基本就不管了,多數都是當垃圾扔掉。
只有少數人,會把曬干的野菊花收集起來,當做茶葉泡茶來喝。
至于登高,在村里壓根就沒有這種說法。
因為大家都天天上山下地去干活,腦子有問題才會沒事跑到山上去。
下午,周洋就帶著一堆人過來了,因為明天就是小思齊滿月的日子,今天就要開始著手準備。
小思齊是國慶前一天晚上出生的,雖然到明天也才二十九天。
但在村里,孩子滿月可不是按照三十天來計算的,而是按照農歷自然月來算。
而今年的農歷八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只能按照二十九天來算。
今天的事情可不少,要壘大灶、殺豬、準備蔬菜和到處去借東西。
不過好在張安家在村里的人緣非常好,下午被周洋一吆喝,空閑的人基本都來了。
那么多事情被分派下來以后,竟然還顯得很輕松,張安自己都沒什么事可以做。
所以他干脆開著車出門去了趟龍頭山村里,畢竟王芳親自交代過的話,他不可能忘記。
而且張安自己也想去把外婆接過來,讓她老人家看看小思齊。
驅車將近兩個小時,張安才來到龍頭山村子里。
一來到這里,就有很多人跟張安打招呼。
畢竟這兩年他經常過來,由于開車的原因,其他人對他印象都很深,只要稍微有點關系的,都會跟他搭上幾句。
“誒,張安過來了,聽你婆說你們家生了個大兒子,這可是個大好事嘞。”
小思齊出生以后,王芳就打了電話給張安的外婆了。
因為電話是在別人家接的,所以這事早就在龍頭山傳開了。
“是的舅舅舅媽,這不,給你送紅雞蛋來了。”
張安在這里不像在村里,他的輩分很普通,見到人不是舅舅舅媽,就是外公外婆之輩。
說罷張安就從車上拿出紅雞蛋,發給打招呼的眾人。
他在家里的時候,就想到了這個結果,所以帶了一些紅雞蛋過來。
不過他沒想過跟在村里一樣,挨家挨戶的去送,而是路上有人道喜,才會給人家發,至于什么百家錢這些,早就湊齊了,他沒想到在這里討。
只不過講究人還是不少,很多人都送了百家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