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快點去吧,早點帶齊齊回來吃奶。”
王芳和張建國要留在家里,因為同樣有很多人要來他們家拜年。
就這樣,張安帶著兒子,花了兩個來小時,從張二爺和張四爺那邊開始,把村里關系還比較親的長輩家里都走了一趟。
老輩子們都很喜歡小家伙,一個個見了,趕緊往他懷里塞壓歲錢。
一趟走完,壓歲錢都收了好幾百,在這個年代的農村,真的是很恐怖的數字。
張安心里也很樂,前些年送出去的壓歲錢終于開始回血了。
等著爺倆回到家里,發現沒什么人來家里已經沒什么人了。
一問之下才知道,不是今年沒人上門來,只是他們過來以后看到張安不在,給張建文和王芳拜了拜年以后就去下一家了。
畢竟很多關系不是太近的人帶著孩子過來,也就是想著利用那一點點親戚關系,在張安面前刷刷臉。
如今張安不在,他們自然不會在這里多待,不過張安覺得這樣挺好,家里要清靜一些,不像以前,堂屋里都坐不下了。
這會兒沒人來打擾了,王芳也閑下來,開始和面包荷葉粑粑。
張安也是會包的,把兒子交給蘇穎以后,便給兩個媽媽幫忙。
今年王芳和的面不單單只是糯米面,還有半盆土豆粉和紅薯粉。
糯米面包出來荷葉粑粑,即便煮熟了還是那個樣子,只能根據是否漂浮起來判斷熟了沒。
而土豆粉和紅薯粉就不一樣了,這玩意兒包出來的荷葉粑粑雖然沒下鍋的時候,跟糯米面包出來的差不太多。
但是下鍋煮熟以后,完全就變透明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里面的餡料,外面的小吃攤上賣的水晶餃子也是這么包出來的。
相比之下,糯米面包出來的荷葉粑粑口感糯實,但是吃多了容易膩味。
而用土豆粉和紅薯粉包出來的口感會更好,扣扣彈彈的非常有嚼勁,吃多少都不會膩。
只不過用紅薯粉和土豆粉來包的話,非常考驗個人技術,對水面配比還是開水的溫度都很講究。
像王芳這種包了好幾十年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是要是不太熟悉的人,可能連皮都搟不出來,即便搟出來了,包著也非常容易裂開。
等王芳把荷葉粑粑煮好以后,家里的所有人幾乎都奔著晶瑩剔透的荷葉粑粑而去。
就算吳秋萍和蘇紹文也是如此,因為他們還從來沒有試過這種吃飯。
“哎呀,早知道大家都喜歡吃,我就該多和點面的。”
王芳見到那半盆用紅薯粉和土豆粉包出來的荷葉粑粑很快被分完了,頓時覺得包的有些少。
想要再和面包一些出來,但是被大家給喊住了。
要是再包,糯米面包出來那些沒人吃就浪費掉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