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想著過來找張安,畢竟張安家這里養了什么魚他心里都清楚,而且他基本上都會做。
要是每天早上都從張安這里提前拿魚,他又不太有信心,因為他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點,畢竟每天大家吃的都不一樣。
而且他們家那里不是專門做魚的館子,魚要是拿多了回去,到時候養死了就不新鮮了。
即便是沒養死掉,只是翻肚皮也會讓上門的客人覺得不舒服。
而張安家就在村里,兩家隔得并不遠,所以周洋想著跟張安商量一下,如果有人點了以后,他再過來抓魚,這樣每天做多少抓多少,就不用擔心其他的。
“這有啥啊,你那邊需要什么過來撈就是了,就這幾步路的距離,又不是隔得太遠,得多準備一些回去。”
張安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即便不說兩家隔得比較近,單憑兩人發小的關系,他就不會拒絕。
“那就謝謝小安叔了,到時候拿魚的價就跟盧老板一樣吧,不能讓小安叔你們家吃虧。”
張安這么爽快的答應下來,周洋是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兩人都這么熟了,他還是比較了解張安的。
不過拿魚的價格是他自己主動開的口,畢竟讓張安開口的話,又要低價賣給他們家。
那樣不是他想要的,因為他拿這些魚回去本身就是為了掙錢,要是讓張安低價賣給他然后他拿去掙錢,這肯定不行。
而拿魚的價格周洋想的是跟盧胖子是一個價格,這一點他來幫著撈了幾次魚,已經是了解的。
“哪用得著那么高啊,你那里每天都用不了多少魚,不用那么高的價格。”
即便周洋家生意很好,客人很多,但張安知道一天下來能用到的魚不會有多少,
都是村里村外的,張安也沒想著從他身上賺什么錢。
“不用的小安叔,你這魚好,完全值這個價,再說了我拿回去肯定有的賺,要不然我怎么會愿意忙活。”
周洋笑了笑說道,堵住了張安的話頭。
其實他不愿意從張安這里低價拿魚,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這魚太好,所以他不會虧本,另外一方面是他不想讓張安開這個頭。
畢竟村里搞餐館的并不只是他們一家,還有其他好幾家,如果現在開了這個頭,另外幾家知道了,肯定也想這樣。
當然了,周洋沒說張安也沒想到。
要不然的話,他會感嘆周洋和周雙林這父子兩,完全是一個性子。
以前周家嫂子在山上摔斷了腿的時候,張安用車送他們去醫院。
那時候周雙林就要堅持把油費給張安,為的也是不讓張安開個壞頭,免得村里那些喜歡占小便宜的人來找張安。
“那隨你吧,反正你要用的時候就自己來抓,要是我不在家,你就跟我爸媽或者你嬸子說。”
見周洋一直堅持,張安也不再勸說。
時間慢慢而過,村里依舊跟前幾天一樣熱鬧。
這樣的日子,一直延續到了大年初七。
初七一過,到了初八,村里就開始有大動作了。
初八早上開始,一車一車的建材開始拉進村里,這是年前張建文就已經聯系好的。
首先開始動手的地方,就是之前就已經決定好的鹿園。
建材到齊以后,張建文就帶著村里的人開始修建鹿園。
為什么非要在初八這天,因為在大家的眼里,初一到初一都還屬于過年期間。
相傳女媧創造萬物的時候,第一天造出的動物是雞;第二天造出的是狗;第三天造出的是豬;第四天造出的是羊;第五天造出的是牛;第六天造出的是馬;第七天造出的方才是人。
所以歷來就有初一是雞生,初二是狗生,初三是豬生,初四是羊生,初五是牛生,初六是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