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葉文能一陣見血點出這個綜藝的核心點,夏洛認可的微微頷首。
確實如葉文所說,自己第一個節目策劃案屬于小眾賽道,最多比華國有嘻哈稍微受眾多一點。
不過夏洛對這個節目還是很有信心,只要核心點能搞定,收視肯定不低。
“那如果我們要做這檔節目,葉文可有人選。”
“嗯....我心中倒是有符合的人選,只不過不知道對方愿不愿意參加。再說了,如果真要邀請別人,我們總要先給這個綜藝起個名字吧?”
夏洛微微一笑,“名字我已經想好了。”
“是什么?”
“這,就是街舞!”
......
放下《這,就是街舞》的策劃案,葉文拿去另一本節目策劃案,封面上的名字和上一本一樣。
節目策劃案2....
葉文這次直接跳過名字吐槽,翻開策劃案開始往下看。
這份這策劃案,就比較大眾化了。核心內容還是音綜,比拼演唱水平。而讓葉文感到眼睛一亮的,還是它的賽制。
所有歌手不能演唱自己的歌曲,只能挑選別人的歌曲來演唱。重點是所有歌手上臺只能蒙著面,不能觀眾看到他的面容。
一場錄制下來,獲勝的歌手可以榮耀揭面,接受觀眾祝賀晉級半決賽。連續三場第一輪被淘汰的歌手將會被淘汰,然后揭開面具遺憾離場。
從賽制上看,它的創新點在于蒙面,讓觀眾區猜測面具下的歌手是誰。而且通過蒙面,能讓觀眾們更加區關注歌手的演唱而不是容貌。
只要宣傳上做得好,把懸念和期待感拉起來,那這個節目的話題性肯定不會差。相比于《這,就是街舞》,葉文認為這個節目會更穩一點。
“怎么樣?二選一,葉導有什么想法?”
葉文沉思片刻,“我認為選第二份策劃案比較好!”
“行!那我們就先做第二份策劃案,街舞那份放到下半年。”
“那預算這塊夏總有什么想法嗎?”
一個節目的質量情況,預算因素是占非常大的一部分。預算充足,可以請到知名歌手,節目熱度自然上去。如果預算有限,請來的歌手知名度一般,那就只能靠節目自身看點來吸引流量。
對于這個問題,夏洛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讓葉文先用華夏文化的名頭去和歌手們接觸一下。
按照夏洛的想法,以華夏文化的名頭去談合作,應該能有不錯的結果。畢竟現在華夏文化四個字,完全可以代表精品。
了解到夏洛的意圖后,葉文也是認可。
確實在當今娛樂圈,大家基本都認可華夏文化出品,必是精品。因此,早有不少藝人經紀人聯系華夏文化,希望能有合作機會。
而這次,這個蒙面歌手的綜藝,剛好可以作為檢測機會。看看華夏文化的招牌,在娛樂圈內究竟好不好使。
“行!這次我去安排!”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