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他能感覺到通過第一次命批宋末三杰已經被一定程度的改命,可這個【宋帝昺】的存在是三杰的強勢之處,強勢到二十回合就可以來一手大勢碾壓。
卻也是絕對的短板,一年不結束戰斗,大宋大勢直接暴斃,因為已經悲鳴過了,宋帝昺的暴斃就意味著大宋大勢直接沒了,留還轉的余地都沒給留,更可怕的是反噬。
這種反噬讓他很無語,也是最難以理解的【宋帝昺】暴斃的當回合,哪怕是他作為棋手的存在也無法阻止陸秀夫隨之自盡,這不是命數時間,只要宋帝昺不出現,陸秀夫還能活很久,但是宋帝昺一暴斃陸秀夫也直接沒了。
然后就是張世杰,這名將領本來戰斗力就不是很強,但是在命批加持下,對于凝聚宋兵具有非常強的能力,哪怕是五回合內唯一一次自衍出的英雄是云師弟的拿手好戲孟珙也無法在棋盤中取代張世杰的作用。
可宋帝昺一死,張世杰暴斃雖然不至于直接自盡,但各種意外暴斃幾率極限上升,陸戰時還低一點,但也是大概率死于行軍中的意外,有幾次水戰那才叫穩定暴斃,船毀人亡。
也就文天祥這一位勉強在宋帝昺死后可以活的好好地,但卻失去了大量號召力。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就罷了,每次【宋帝昺】+【陸秀夫】死亡后,莫名其妙就會有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軍民殉葬自盡,這讓作為棋路開創者的文求武也很無奈,更別說其他人了。
這也是黎金也好,他自己也罷把這一套棋路定義為一波流的真正原因。
是真的只有一波機會!
于是在這種前提之下,文求武在二十一回合毅然決然以張世杰為主帥,領宋兵全軍五萬,幾乎不留守備部隊,全面西征。
得到加強版張世杰將位加持,并且有著報仇雪恨的國仇buff的情況下,這一支軍隊的軍煞也勉強提到了虛黃。
這一全面進攻,第一波遭到毀滅性打擊的自然就是兩支一直追擊的輕騎兵部隊,本來就沒打算撤走想要探知到底發生了什么的白衣,將開視野的重任完全放到了這兩支部隊之上。
按理說原本輕騎兵并不怕大軍絞殺,可他們遇到了近乎全民一心的局面,大量宋民就地以命相拖延,不到半個回合數千輕騎兵就幾乎被剿滅。
張世杰并沒有管逃竄而走的千余騎兵,畢竟他麾下都是步兵追擊,他不擅長,但是接下來的攻打本營,就是他們【宋兵】發揮的時候了。
哪怕解說一直認為只要再過5-10回合,憑借大宋大勢恐怖的轉化率,完全可以卡在白衣大勢成立之前進行碾壓,而非現在用五萬人進行冒險。
可這時候的五萬正規軍讓白衣的壓力同樣變得巨大,他從輕騎兵給出的視野中已經料定,這支部隊不是來騷擾的,那是要來決一勝負!
-------------------------------------
《天弈百科》中級術語篇:“兵源契合度”,棋手牽引自己想要的戰兵后,就可以以這類戰兵作為骨干,從合適的兵源進行征兵,征兵的效率取決于對應兵源的契合度,契合度越高征兵轉化率越高。契合度往往取決于大勢狀態、民心狀態、相位治理、君位威望、將位軍功等多個方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