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史蒂文*萊特的就職演說轟動了整個花旗——他是花旗歷史上第一位、在就職典禮上正面炮轟花旗整個金融業的教育部長。
這位新鮮出爐的教育部長并非是柳生元和的分身。
事實上,凡是需要與別人頻繁打交道,混跡政界、商界,需要八面玲瓏手段的崗位,柳生元和一向不會安排分身上陣。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柳生元和自己不擅長與人交往,難道他的分身就擅長與人交往嗎?
如今**牧場大勢已成——在任何一個國家里,如果一個團體勢力,擁有占該國家百分之三十人口的鐵桿支持者、擁有該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人口的好感,同時,還擁有足以保衛自身利益的武裝力量。
這個團體要是不能成為國家的主導者,那才叫見鬼呢。
五年的經營下來,**之主(柳生元和)手下濟濟一堂,像史蒂文*萊特這種人才雖然不能說是車載斗量,但也絕不僅僅只有一個。
史蒂文*萊特就職演講只是柳生元和計劃的開始。
————————————
在這個世界上,花旗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資本主義國家和實施聯邦政府制度。
當然,和上個世界一樣,花旗也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經濟危機,不過,引爆經濟危機導火索與經濟危機發生的時代,與上個世界有些不同。
畢竟這個世界f,歐盟、花旗和赤旗三足鼎立,并沒有什么世界霸主的說法。
政治格局不同,經濟格局也有所不同,經濟危機爆發的方式也不一樣。
比如說上次花旗發生的經濟危機,是因為花旗的工業生產走上了大工業、規模化生產的路子,這樣可以最大的降低成本。
無論汽車產業還是其他工業,為了降低成本打價格戰,全都在極力擴大生產規模。
可是,民眾口袋里的鈔票是有限的。
畢竟工人再怎么領高工資,也不可能比老板賺的多——不然資本主義制度肯定是出問題了。
被高效率、大規模生產出來的產品無法銷售出去,只能堆積在倉庫里等待報廢。
別相信什么銷售員神話,當銷售對象手里沒錢的時候,什么銷售員都不管用。
工廠資金鏈斷裂,紛紛破產,然后工人紛紛失業,大家口袋里更沒錢了,市場萎縮帶動了市場恐慌,沒人敢輕易進行投資,失業的工人想要再找到一份工作異常艱難。
那次經濟危機直接導致花旗去工業化——大型工廠紛紛倒閉,小型工廠轉移到用工成本更低的國家。迪特爾也是那個時代開始衰落。
在那之后,花旗經濟整整停滯了二十年,要不是計算機行業在花旗崛起,還不知道這種情況要持續多久。
不過,在那次經濟危機中,最招人恨的并不是那些工廠主,畢竟人家都破產了。
哪怕是被解雇的工人,在工廠要破產的前提下,也不會埋怨老板解雇自己——老板自己都要破產了,解雇工人也是沒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