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藝擦著嘴邊的紅油:“不過要說機靈能干的,我們學生會倒有幾個厲害角色……”
周齊掏出便簽本記了幾筆:“多留意那些腦子活泛,實操能力強的同學。”
“想來我酒廠做銷售的話,工資可比國家分配強多了。”
周齊放下茶杯,饒有興致地看向對面:“知道我現在那些銷售員能掙多少嗎?”
田曉藝夾菜的筷子停在半空,眼睛突然亮起來:“多少?”
“也就兩三千。”
周齊輕描淡寫地說完,端起茶杯呷了口龍井。
“兩三千還叫‘也就’?”
田曉藝差點被米飯嗆著:“咱們同學分配工作月薪才四五十,這都抵人家四五年工資了!”
周齊笑著掏出手機:“這是他們幾天的銷售提成,要是按整月算……”
他故意拖長音調:“破萬不成問題。”
“上、上萬?”
田曉藝手里的湯匙“當啷”掉進碗里:“齊哥你清醒著嗎?現在市中心小洋樓才八千多!”
“就知道你不信。”
周齊從皮夾里摸出存折推過去:“自己看吧。”
田曉藝翻開深藍色存折本,指尖劃過凸印的工商銀行標志,突然倒抽涼氣:“個十百千萬……三百二十萬?這得賣多少酒啊!”
“不過二十來天的銷售額。”
周齊滑動手機相冊,展示著造型各異的酒瓶設計圖:“這些新品上市后,數字還得翻番。”
看著屏幕上流光溢彩的琉璃瓶身,田曉藝呼吸都急促起來:“齊哥!我現在退學跟你干行不?”
“瞎鬧!”
周齊收起證件正色道:“還有兩年就畢業了,寒暑假可以來實習,平時也能做校園代理。”
“說定了!”田曉藝雙手托腮笑出酒窩:“等畢業典禮那天,我要穿著學士服去簽入職合同!”
田曉藝捏著鴨血粉絲湯里的香菜梗:“要說發行量大又覆蓋廣的報刊,當屬《京都晚報》《廣市日報》還有《泰臨省青年報》。”
她掰著手指頭數:“特別是《京都晚報》,別的報紙頂多四個版,他們能塞進十六個版,機關單位都當紅頭文件訂呢!”
周齊呼嚕喝完最后一口湯,搪瓷碗往油膩的折疊桌上一墩:“走,吃完飯陪我去趟這三家報社,順道把金陵廣播電臺也掃了。”
他瞥見窗外公交站臺擠滿藍布工裝,江寧、仙林那些野地兒,將來可都是金疙瘩。
金陵廣播電臺的門樓子還掛著六十年代的紅磚,傳達室大爺捧著半導體聽單田英評書。填完訪客登記,穿的確良連衣裙的實習生把他倆領進二樓辦公室。
灰撲撲的墻皮都翹邊了,中年主任正蹺著腿看《參考消息》,搪瓷杯里飄著厚厚一層茶垢。
“咱來投廣告。”
周齊把酒瓶樣品往報紙上一放,玻璃瓶底磕出脆響。
主任眼皮都沒抬:“小吳,拿價目表。”
墻角戴眼鏡的文書趕緊遞上張油印紙,墨漬還沒干透。
“黃金時段半分鐘五十塊,普通時段二十。”
主任吹開茶葉沫:“咱們臺可是覆蓋全國,你們個體戶得掂量掂量……”
田曉藝瞄見價目表底下印著“7月制”,桌角日歷還停留在三月份。
周齊突然掏出四沓大團結拍在《京都晚報》頭版上,震得主任保溫杯蓋跳起來:“先包三個月黃金檔,要帶京劇腔播廣告詞那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