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后,張二河沒有如往常一樣給自家人講故事!而是帶著閨女和香秀去了院子里!
“粑粑!扔!扔!”看著天上啪啪作響的鞭炮,梵梵拍著小手咯咯笑個沒完!還一個勁的讓粑粑往天上扔炮仗!
“好,放個大的!”拇指粗的白皮大炮仗,把捻子往手中火明子上一杵,趕緊使勁往天上扔!
一聲巨響后,惹來院里院外一片叫好聲!反正只要張二河家放炮仗,總有一群鼻涕娃在院子外守著,就為了撿幾顆啞火的!
“姐夫姐夫!把火明子給俺用用唄!”林春羊看著自家姐夫手里的火明子,滿臉羨慕。嚷嚷著要用自已手里的線香,與張二河換一下!
“行啊!”笑著把火明子遞給小舅子,張二河扭頭沖林春杏笑道:“茅坑大哥家做的這種火明子,是比線香好使哈!”
“是啊!茅坑大哥手倒是蠻巧的!”看著自家男人帶著孩子玩鬧,林春杏心里滿滿的都是安逸:“這種火明子,咱家以前也做過,但沒人家做的精巧!”
這種火明子做起來并不復雜,原材料也簡單的很!只需要三樣東西,黃麻桿,艾草絨和松油,就能制作很好的火明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但凡靠河靠湖,或者村里有水庫塘壩的地方!都會種植一種經濟作物,那就是黃麻!
黃麻的纖維,就是制作麻繩的原材料!那玩意想要扒下纖維很是麻煩,得先把黃麻泡水里整個下半年!
等把纖維里的果膠物質分解了,才能一點點把黃麻皮剝下來!還得不停淘洗好多遍,等晾干后,才是制作麻繩的原材料!
用黃麻搓的麻繩結實耐用,唯一缺點,就是太污染水!凡是泡過黃麻的水塘水岸,魚蝦不生,鱉蟲難活!
等到了千璽年后,這種污染極其嚴重的經濟作物,咱國朝就不允許種植和制作麻繩了!
不過在八十年代,這種黃麻桿還是很好尋找的!晾干的黃麻桿,塞入砸成絨拌上松油粉的艾草,用木棍小心捶實了,就是極好火明子!
以前人窮啊,即便是最便宜的火柴也得省著點用!于是,這種黃麻桿做的原始火明子,也就應運而生了!
那個年代,雖然農村手電筒已經不少了,可還是有窮苦人家舍不得用,關鍵電池不便宜,誰晚上舍得用啊!
而這種火明子就不一樣了,制作簡單,還一分錢不用花費!關鍵燃燒時間還持久,實在是當時代替火柴和手電筒的理想玩意!
“二叔!俺家里還有,恁要是給俺五個炮仗,俺就回家給恁拿去!”聽張二河夸他爹做的火明子好用,三毛子立刻得意洋洋的舉著手!說他們家還有,不過想要,得用炮仗換!
大茅坑家孩子多,本著能省一個是一個的態度,這種火明子做了好多!茅子里廚房各放一根拐子長的,能保持火星不滅一晚上!
晚上人上廁所,或者廚房里做飯,只要拿著火明子一抖,就能燃起來!
農村沒手電筒的人家,走夜路也會帶著這么一根!遇到難走的地,輕輕一晃蕩,火明子就能點燃!雖然亮度差了點,可總算是聊勝于無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