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友是有心殺賊,卻無力回天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或許就是他昨天晚上的心情吧!
“沒辦法!村里人不想再投錢,我…唉!”對于村里社員的不信任,李寶友也只能以一聲嘆息作為結尾!
“理解!”張二河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理解!
不光是李寶友,其實就是靠山屯社員的心情,張二河也能理解!
窮人嘛,資源有限,哪敢輕易投資,他們更喜歡把小錢攥在手中,因為這是他們唯一能掌控錢財的方法!
別說是這些普通社員了,即便是改革開放初期那批暴發戶,也大多存有這種心態!
小富即安是普遍現象,借著一絲運氣,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小賺了一筆,然后就扔銀行里準備吃利息吃到死!
八九十年代,很多鄉鎮企業家掙了幾十上百萬,就覺得這是筆天大的巨富了!
那個年代,很多鎮子上都有叫某百萬的!可一旦這些‘百萬’躺平,很快就是被時代洪流碾壓,又迅速變成默默無聞者!
在那個年代,誰敢想象幾十年后,娶個媳婦彩禮就得幾十萬,連車帶房子,得百萬起步!
那錢毛的,跟擦屁股紙差不多!
“十萬!多了我可付不起!”這種送上門的好事,張二河自然不想錯過!
接下來十年可是商品為王的時代,國朝放開商品自由流通后,只要手里有物資,就不愁賣不掉!
這種撿錢風潮,直到九十年代那些國外品牌蜂擁而入,國產貨才慢慢成了狗不理!
“十萬就十萬!唉,真是舍不得啊!”多幾萬少幾萬,對于z此時心灰意冷的李寶友來說,意義不大!
遙想當年,為了蓋廠房,社員在自已的帶領下頂日頭抗嚴寒,一磚一瓦的把廠房建起來!
開制化妝品的時候,全村人都圍著機器轉,扣模具裝袋子,那是何等風光啊!
可如今物是人非,十萬塊錢就把他苦心經營的公司賣了,這如何不讓李寶友傷心難過!
“走走走!咱先去市工商局簽個合同!”這事能敲定下來,最高興的除了張二河,就屬吳大治了!
要知道,當初李寶友公司說過的,只要誰能幫著把公司盤出去,就能拿百分之五的提成!
想象著幾千塊錢到手,吳大治嘴巴都快笑歪了!
“那個!寶友大哥!”去工商局的路上,看李寶友心情沮喪的厲害,張二河心中一動:“有沒有興趣來公司當廠長?”
張二河想得明白啊,陽城縣離安寧市雖然不太遠,可再怎么說也得百十里呢!
公司要想運行,全從老家往這里調人不現實!況且當時大家也沒有出門打工的概念,有沒有人肯來還兩說呢!
而要從當地招人的話,靠山屯的社員是繞不開的!一來離的近,伙食住宿好解決!
張二河都不需要管飯,讓工人回家自已解決就行!私人性質的公司,國朝目前還沒有下發票據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