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適也不可能強迫他們一定要學會,學習的事兒強迫不來的。
朱吾適相信,只要他們肯用功,就一定能學會。
畢竟都是很牛逼的畫師,素描對他們來說沒有那么難的,無非就是個習慣問題。
周位對素描和鉛筆其實也是很感興趣的,畢竟是畫師,看到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畫畫方法,自然是見獵心喜,想要研究一番的。
不過他這人生性謹慎,怕誤了朱吾適的大事兒。
眼下有朱吾適的承諾,那自然是沒什么問題了。
“王爺放心,下官一定好好學習。”
“嗯,好好加油吧。”
朱吾適又鼓勵了幾句,就讓周位離開了。
眼下老師算是找齊了,接下來就是招生的問題了。
關于招生問題,朱吾適并沒有出面。
他一旦出面,必然會有很多人為了巴結他,把孩子送過去,這不是朱吾適希望看到的。
他想要的學生,是那些沒有根基的,真心想要求學,好為以后謀個差事的人。
第二天,告示貼了出去。
應天府小學招生簡章。
告示上寫得清清楚楚,應天府小學教的并不是科舉。
應天府小學相當于職業技術學院的下屬小學,是為了進入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打基礎的。
而職業技術學院教的依舊不是科舉,而是各行各業的知識。
在外人看來,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學生,未來很大概率就是工匠,最好的去處就是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
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如今聲名在外,大家都知道那里的工資高,福利待遇好,干好了社會地位也不低。
但是這些對于那些一心想讓孩子當官的人來說,是沒有任何吸引力的。
只有普通百姓才會想讓孩子以后能有個養家糊口又穩定的差事兒。
進入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也算是為朝廷效力,院長可是六皇子呢,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去處了。
所以應天府小學并不缺少報名的人。
告示上寫得清清楚楚,第一批只招收兩百名學生。
年齡八歲到十二歲之間。
太小了怕學不會,太大了怕耽誤事兒。
十二歲上小學,六年之后就已經十八歲了,在大明那已經是成年人了。
已經要養家糊口了,然而他們還要再去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四年。
四年之后就是二十二歲,對于普通人來說,能把孩子養到二十二歲已經夠難了,還要交學費,根本上不起學。
朱吾適也沒想過一上來就讓最底層的人有書讀,這會讓傳統讀書人不開心的。
所以朱吾適準備先從小康家庭入手。
所謂小康家庭,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在應天府他們的生活很不錯,但是階層并不高。
真要是能夠得上當官的,肯定會想著讓自已家孩子去讀書科舉啊。
當官不比當個工匠香嗎。
所以來報名的,基本上就是做生意的,家里有幾個閑錢。
又或者在應天府郊外小有天地,算是小地主,但是底蘊又不深的。
最后就是新興產業老師傅的孩子。
例如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的老工匠,他們的工資可不低的。家里有青壯年的,還會給安排工作。
家里要是有年幼的孩子,送來上小學正合適,成年之后剛好去大明皇家科學研究院接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