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比較,大明的百姓確實很慘啊。
趁著上菜之前的功夫,各位商人分別又做了一次自我介紹。
剛才在城門口鬧哄哄的,根本就分不清誰是誰。
這會兒包廂里就十幾個人,這才是真正露臉的機會。
自我介紹完,官商先給朱吾適匯報了一下工作情況。
這個不歸朱吾適管,可誰讓朱吾適是王爺呢。
官場規矩,上級領導來了,多少都要匯報一下情況。
一來是告訴領導,我可不是啥都沒做,我很辛苦的。
二來也是要體現領導的身份地位。
就好像現在,朱吾適這個王爺過來了,官商們啥也不說,就只是吃喝玩樂,搞的朱吾適這個王爺跟假的一樣,完全不管事兒,萬一朱吾適不開心了咋辦。
他們想匯報就匯報,朱吾適就認真聽著。
聽完來一句,不錯,干得好。
其實他哪里知道干得好不好啊。
官場的事兒,他不懂,即便是官商也一樣。
倒是朱元璋,聽得很認真。
畢竟是他的產業,他比朱吾適上心多了。
其實吧,來到揚州城之前,朱元璋就已經把錦衣衛撒出去了。
每個城市都有錦衣衛,但是朱元璋不放心,怕當地錦衣衛跟地方官勾結起來,沆瀣一氣。
所以正好趁著這次外出的機會,讓京城錦衣衛去打探一下情況,看看地方錦衣衛有沒有被腐化。
調查錦衣衛的同時,自然也會把地方官調查一遍的,所以現在工作匯報得再好,真要是被錦衣衛查出點兒東西,那也是會被朱元璋記在小本本上的。
等到官商匯報完工作,才輪到真正的商人說話。
“王爺,草民冒昧的問一句,您這次來揚州城,是準備發展揚州成了嗎?”
大家都知道,朱吾適只去過兩個地方,一個應天府,一個杭州城。
其他地方也許去過,但是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次大張旗鼓的來到揚州城。
揚州城又是運河南北轉運的重要節點,很難不讓人往這方面想啊。
朱吾適抬起頭,掃視了一圈。
在座的十幾個商人,不管是官商,還是個體戶,都神情各異。
有的一臉期待,躍躍欲試,有的面帶微笑,但是從眼底深處卻透露出一絲的擔憂。
人生百態,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朱吾適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開心的人自然是因為朱吾適的名聲。
應天府和杭州城在他的大刀闊斧改革下,商機不斷,只要能跟上他的腳步,哪一個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些人明顯是不滿足于現狀,想要賺更多的錢。
可是自已又沒有能力擴張生意,所以就期待朱吾適能給揚州城帶來新的變化。
擔憂的人想法也很好理解。
之前說過了,大明剛建國的時候,揚州城已經爛掉了。
本地土著只剩下四十多戶,滿打滿算一兩百人。
其他人都是后來遷移過來的。
或是來定居,或是來經商,或是來找工作。
總之揚州城才剛剛發展起來,基礎還是比較薄弱的。
杭州是老牌大城市,應天府是都城。揚州城跟這兩個城市沒法兒比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