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想什么辦法,只能從大明皇家集團拿錢了唄。
朱吾適并不阻止他拿錢,但是有嚴格的要求。
必須保證集團以及旗下每一個工廠的正常運作。
不能說你把錢都拿走了,廠子開不了工了。
涸澤而漁的事兒是不能干的。
朱元璋對于這一點完全贊同。
他可是個農民,很明白土地肥力用盡之后是什么下場。
下場就是糧食大減產。
古代為啥糧食產量低,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缺少肥料。
別說復合肥了,尿素都沒了。
土地肥力不夠,就只能長這么多糧食。
今年長多了,明年就沒勁兒了。
就跟小伙子似的,再年輕力壯,不注意補充營養,索取無度的話,也會虛的。
“那邊好像是個碼頭啊,咱們過去看看吧。”
朱元璋看到古運河上的繁忙景象,游興更旺,拉著朱吾適就要去碼頭上看看。
“慢點兒,我又沒說不去,你走那么快干嘛啊!”
朱元璋這人,干啥都風風火火的。剛吃完飯,走那么快干嘛啊,你以為你是健走團啊!
來到不遠處的碼頭,還未靠近就聽到了熙熙攘攘的嘈雜聲。
有喊聲,有怒罵聲,有招呼人的聲音。
“都晚上了還在干活兒,不怕出危險嗎。”
大明可沒有電燈。
碼頭上到處都是點燃的火把,這玩意兒用的是火油,很不穩定。
很多貨物都是用麻袋裝的。
現代的袋子其實更應該叫蛇皮袋子。
古代的麻袋才是真的麻繩編的。
兩種袋子有個共同點,都很易燃。
碼頭上一旦著火,這么多苦力,不知道要死幾個呢。
這也是朱吾適想要自已搞碼頭的原因。
規范化運營實在是太重要了。
就算是現代,天天講安全生產,現代工人還經常出事兒呢。
他們可比大明這些大字兒不識一個的苦力懂得多啊。
可想而知,大明這些工人工作的環境是多么的不安全了。
可以說是否會發生意外,全看他們的運氣。
朱元璋更是著急。
“咱們的精品屋里不是有太陽能電燈嘛,為啥他們不在碼頭上弄幾個。”
在朱元璋看來,太陽能電燈簡直不要太神奇,白天曬曬太陽,晚上就亮如白晝里。
朱吾適倒是并不意外。
“精品屋里的東西就沒有便宜的,太陽能電燈在現代便宜,在大明可不便宜。
那些人買了之后都是安在自已家里的,誰舍得安在碼頭上啊。”
朱吾適說的沒錯,大明皇家步行街剛在揚州城開業的時候,精品屋和淑女坊可是遭到了哄搶。
有應天府皇家步行街的珠玉在前,揚州這邊的店鋪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廣告,當天就賣斷貨了。
太陽能電燈很多商人家里都有。
他們寧愿安在自家院子里,一晚上都不一定用一次,也不愿意安在碼頭上,讓窮人用。
富人看不起窮人,這個事兒不是一天兩天才有的。
也不會在短時間內轉變的。
朱吾適也不奢望他們能夠相互尊重。
所以就要用法律約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