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跑外賣的人都會發現,累死累死,掙錢很少,還總是被人叼!
尤其是那種以前工作比較輕松,不用出去到處跑,不用特別趕時間,只需要不緊不慢把工作做好就行的。
他們轉行送外賣的時候,是真的非常非常不適應。
不說賺錢多少,心里的那種委屈,失落,難受,就能把人搞崩潰。
朱元璋就是這樣,他現在就覺得扛大包真的太累了,工資太低了!
資本家真的太不是東西了,明明賺那么多錢,為啥不能多給這些窮苦人一些工資呢?
事實也確實是這樣的,資本家確實不是東西。
但是吧,直接讓他們加工資,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朱元璋一直干到晚上八九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客棧。
草草吃了飯,他就開始琢磨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琢磨來琢磨去的,最后總算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等朱吾適回來跟他商量。
這么晚了,朱吾適在干嘛呢?朱吾適在賈仁義家做客呢。
本來賈仁義想要請朱吾適去食為天吃飯,但是沒有訂到位置。
想在食為天吃飯,需要提前定位置的,除非你是朱吾適,或者朱元璋。
賈仁義訂不到位置,他又不想借著朱吾適名頭定位置。
你要請人家吃飯,然后還要用人家的名義定位置。這不合適吧!
賈仁義的隨從還是很會辦事兒的。
定不到位置,直接跑去找賈孝廉了,也就是賈仁義他爹。
賈孝廉聽說自已兒子去買小妾,竟然能遇到王爺。
請王爺吃飯,王爺還答應了,當時就激動得又蹦又跳的。
賈孝廉也覺得不能用朱吾適的名義定位置。
最后他想到了辦法,請朱吾適來家里吃飯。
請人來家里吃飯,也算是很尊重了。
至于廚子,賈家的廚子廚藝并不差。
就這樣,朱吾適來到了賈仁義家里。
賈家的宅子在東關街附近,如果能一直保存下去的話,幾百年后也是個旅游景點了。
可惜朱吾適沒聽說過他家,他家也沒啥保存的必要。
面積是不小,但是精致程度跟后來的宅子差遠了。
大明才多少年啊,賈家也是開中法的受益人。
對了,賈孝廉是徽商。
此時的徽商雖然還沒有后來那么牛逼,但是也已經很厲害了。
賈孝廉不僅是徽商,他還是徽商在揚州的帶頭大哥。
朱吾適之所以答應去賈家做客,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船上,朱吾適就已經盤問過賈仁義了。
賈家是徽商,當初開中法一出,賈孝廉就感覺很有搞頭,直接把其他所有的生意都停了,回籠資金,立志要當鹽商。
結果嘛,很成功。
短短的十幾年,賈家的財富就像是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在食為天接待朱吾適和朱元璋的時候,賈孝廉作為徽商代表,他也在場。
當時主要是朱吾適說,其他人都時候聽著的份兒。
回來之后,賈孝廉的心里其實就有很多的疑問,可惜他又不能直接去問朱吾適,只能自已瞎分析。
而朱吾適這個人,恰好就是最不好分析的那種,他顛覆了別人的認知。
這人總是搞那些這個時代的商人意想不到的生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