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直接說出來會不會有些太俗氣了呢?
賈孝廉有些猶豫。
朱吾適也沒有催促他。
合作嘛,不能著急,不能別人一說要合作就同意了。
還得要考察一番呢。
萬一賈孝廉是爛泥扶不上墻怎么辦。
賈孝廉猶豫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實話實說。
“王爺,我想要名利!”
“多少名,多少利?”
“這個……”
賈孝廉又懵逼了,這尼瑪讓他怎么回答啊!
朱吾適提醒道。
“如果你想要富可敵國,那我告訴你,不可能的。”
雖然愿意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他可不想給大明培養幾個世家,或者財閥。
對后續的發展有害無利。
就算要搞世家或者財閥,那也是放到國外去,不能在大明本土搞。
“我能給你的,就是花不完的錢,以及,青史留名!”
多少錢算花不完,這個得看怎么花。
對于普通人來說,有一千萬就算花不完了。
兩百萬買房,五十萬買車。剩下的錢存銀行,每個月正常開銷絕對夠了。
但是對于有錢人來說,一千萬也就算人家買一輛車的錢,還不是最頂級的那種。
至于房子,一千萬能買到什么像樣的房子呢?
像賈孝廉這樣的人,所謂的花不完的錢,怎么也得上百萬兩吧。
按照購買力籠統的計算,大明初期的一百萬兩,相當于現代的十億rmb。
十億資產,放在哪里也算有錢人了吧。
青史留名這個就更簡單了。
史書是誰寫的?皇帝找人寫的啊。
皇帝想讓青史留名,誰就能青史留名。
在史書上記一筆就是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你得做點兒大事兒。
想沈萬三出錢給朱元璋蓋了應天府城墻,他就青史留名了。
讓賈孝廉青史留名也不難。
蓋個牛逼的莊園,出資修個碼頭,做點兒好事兒。
像王德發,以后寫史書,必然會有他的名字,江南商會的會長啊,也不是個簡單人物了。
這里說的名是青史留名,那當下的名怎么搞。
就一個會所就夠了。
只要朱吾適跟賈孝廉合作弄個揚州會所,他馬上就會出名。
以后大明所有人提起揚州的商場,他賈孝廉的名字必然在第一個。
等后期大運河疏通拓寬一下,賈孝廉再投資跟朝廷一起蓋個碼頭,要名有名要錢有錢。
賈孝廉被朱吾適的這個大餅砸暈了。
他再一次跪在了朱吾適的面前。
“王爺,草民誓死跟隨王爺!”
可以,還算聰明。
朱吾適對賈孝廉的表現還算滿意。
起碼的決心是有了的。
朱吾適決定再考察一下。
“如果我讓你做會所,你準備怎么做?”
這個問題很籠統,賈孝廉可以隨意回答,因為朱吾適自已都沒有想好這個會所該怎么做呢。
問這個問題也是想讓賈孝廉給他一些靈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