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要第二種了。同樣都是有錢人,第一種落了個被人打死的下場,第二種可以富貴到死,肯定是要選第二種的。”
朱吾適點點頭。
“其實大家都會選第二種,畢竟都不是傻子。
但是吧,總有些人目光短淺,為了讓自已富起來,就選了第一種。
我要做的就是,把第一種人消滅掉。
一個安定且繁榮昌盛的大明,不僅對我有好處,對你們商人,對百姓,都有好處。
所以我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讓商人富有,讓百姓吃飽穿暖,讓大明繁榮昌盛。
你看,咱們其實沒有利益沖突,因為我并沒有不讓商人富有。
江南商會的人這幾年財富增長多快,就不用我說了。
不要總是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眼光要放長遠,眼界要開闊。
你先把會所弄好,回頭揚州建碼頭,修路什么的,肯定會帶你一個的。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
再過個一二十年,販鹽就不是那么賺錢了。”
至于原因,朱吾適沒有說。
但是聰明人應該能想到。
恰好賈孝廉就是聰明人。
他只要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鹽商之所以重要,不就是因為需要他們往邊軍送物資嘛。
如果水泥路能修到邊關去,還用得著他們送物資嗎?
“那王爺您看我該怎么辦?”
賈孝廉也要早做準備了,怎么準備,當然是跟著朱吾適混了。
“不用著急,能賺錢的生意多著呢,怕什么。
我搞外貿之前,誰能想到這個生意這么賺錢呢?”
走私是一直都有了,甚至外貿也是有的。
但那時候基本都是跟小日子,跟東南亞。
直通歐洲這個還真沒有。
“別的不說,只需要把運河疏通一下,每天來往揚州的船只必然會多很多。
船多了,哪怕是碼頭推車賣飯的生意都會變好吧。”
這就是盤子做大的好處了,所有人都受益。
賈孝廉感覺自已長腦子了。
其實朱吾適說的東西并沒有什么新奇的。
他經商半輩子,比朱吾適還要懂。
只不過眼界不夠寬,朱吾適能發現的新商機,他發現不了。
或者說就算是能發現,他也沒那個本事做成啊。
誰不知道節省運輸成本可以更賺錢,怎么節省才是大問題。
你要是有個任意門,放在火車站。
一次五百,想去哪兒就去哪兒,對著任意門說一句,打開門,邁步過去就到了。
你還用干別的嗎,每天躺著收錢就行了。
一天二十四小時,這個任意門就不會停。
一天86400秒,五秒一個旅客,一個旅客收費500,一天可以接待17280個旅客,收入8640000.
一天躺著就賺八百多萬。
十天就八千多萬,一年將近三十億。
賺錢嗎,非常的賺錢。
可惜你沒有任意門啊。
就算你有,你猜你能不能保住這個任意門呢。
這就是為啥賈孝廉要跟著朱吾適混。
有權有勢還有想法,這樣的人不跟著他混跟著誰混啊!
最關鍵是朱吾適這人還不貪。
別人找個靠山,都不能完全保證你不受欺負,就恨不得分走一半的財產,朱吾適呢,分文不取,還幫你致富。
簡直就是耶穌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