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山聽了這話后心中酸澀不已,面上還要強撐出幾分笑意來,“別說傻話,太醫都說了你這病能治好,安之和姜氏的孩子都還沒出生,你這做祖母的莫非是不想含飴弄孫了不成?”
想起姜南秋肚子里的孫子,王氏心中不免又涌起了幾分熱切來。
這一日,王氏吃了藥后還用了一碗燕窩粥,氣色瞧著也紅潤了些。景德山又細細囑咐了照顧王氏的丫鬟們,“多與太太說些好聽的話,總要讓她開懷才是。”
丫鬟們應下。
午膳過后,王汝玥去秋闌閣尋了姜南秋,兩人相攜著趕來了桐院。這些時日,王如玥都在閨房內繡嫁妝。因為她與景于亭的婚事在即,也不適合再留在鎮國公府待嫁。
姜南秋也四下無事,便在旁替王汝玥繡些輕松簡單的小活計。不多時,景于亭的貼身小廝送來了一籃子的葡萄來。
那葡萄個個鮮艷欲滴,碩大無比,瞧著便知是莊子上的上等貨。
在姜南秋的印象里,景于亭每隔幾日就要親自去一趟莊子上,給王汝玥摘一籃子新鮮蔬果來。
“三弟對養花種植一事很有興趣,我也是借了玥姐兒的光,才能遲到這樣甘甜的葡萄。”姜南秋笑著打趣王汝玥道。
王汝玥臉頰一紅,扭捏了半晌后只說,“三表哥,是極好的人。”
的確,景于亭不僅為人沉穩和善,對王汝玥也是小意溫柔。
這點溫柔不體現在多少甜言蜜語,山盟海誓之中,只看景于亭對王汝玥上不上心。
如今王氏只顧著養病,也不再提起要讓王如玥做細作一事,思及此,姜南秋便朝著王汝玥溫柔一笑。
“我們玥姐兒將來的日子必定過得順順遂遂的。”
王汝玥則笑盈盈地望向姜南秋,將袖袋里的虎頭鞋拿了出來。
姜南秋對她的繡工贊不絕口,只說,“丹迪真是好福氣。”
這時,容嬤嬤也奉了一杯茶到姜南秋和王如玥跟前,并說,“前院里的小廝會所,國公爺發了好大的火。”
姜南秋問,“怎么了?”
容嬤嬤說,“還不是四爺日日去賭坊和花樓,與那些不三不四的人結交成了好友,整日里吃喝玩樂,不務正業,國公爺被氣的惱了,就用家法打了四爺二十棍子。”
如今王汝玥對景之翰的消息再無波瀾。他不愿意娶自己,難道王如玥就想嫁給他了?說到底景之翰也不過是生的清俊一些而已,論人品和為人,景于亭要勝他很多。
姜南秋聽完了容嬤嬤的話,也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一會兒送些藥膏給四弟,權當是我這個做嫂嫂的一片心意。”至于四弟被公爹打壞了身子,則不在姜南秋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王汝玥走后,姜南秋獨自用了晚膳。吃的七分飽之后,姜南秋便放下了筷子。她正要在庭院里散步消食時,凌青和凌寒一臉歡喜地進了秋闌閣,“夫人,世子爺回來了。”
從荊州到京城,也有大半個月的路程,姜南秋從收到景安之寄來的信到今日也才過了十日而已。怎么這么快就回了京城?
姜南秋一臉驚訝地看著兩個丫鬟,又是驚又是喜。
她立刻讓丫鬟們攙扶著去換了身衣衫,也顧不上涂抹脂粉,便要走去前院迎接景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