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說,那年不過是“一個姓陳的小子,把天給掀了”。
后來,在靈界最邊境,有一少年在破廟里撿到一塊破碎石碑。
百年之后。
靈界九天之上,問道碑屹立不倒,仙光日照不散,三界再無所謂“飛升門檻”。
那年之后,三件事成共識:一、仙凡不隔;二、道由人開;三、名不問天,只問本心。
這一年,有個叫林照的小修士,在一次渡劫失敗后被師兄弟抬下山來。他倒在靈泉邊,一邊吐血一邊罵:“問道山的規矩就是狗屁,真修也不見得活得長。”
他話音剛落,忽聽泉邊石壁回蕩一句話:
“修得不明白,死了也活得糊涂。”
林照驚出一身冷汗,扭頭一看,石壁之上不知何時刻出一道輪廓,竟與千年前陳長安畫像如出一轍。
再看那靈泉,赫然名為“問泉”。
傳言那是陳長安飛升之后留下的最后一道道念,凡遇迷者,皆可問一問泉水之心。
林照忽然愣住了。
他仰頭望天,第一次沒去想誰坐在那里,而是自問一句:
“我想修到哪里去?”
那日之后,林照回山閉關,再出山時,已是靈界第一位以“自悟”登臨仙階的修士。
……
問道山并未建成什么宮殿,也未設三千道尊。
它只有一條路,從山腳走到山頂,名曰“自問道”。
路邊種滿雷火靈藤,傳說是陳長安當年所植,誰走得越穩,雷火藤便開得越盛。
這條路,沒有門檻,沒有牌位,任何人都能走。
若走到山頂,便會在石階盡頭看見一塊碑。
那就是當年他親手所刻。
問道碑下,有個石座,從無主,也從不拒。
每一年,總有一個人坐在那,給后來者講一講自己是怎么從山腳走到山頂的。
有人聽得進去,有人聽不進去。
沒人強求。
這一年,坐在上頭講的人,是個瘸子。
“我這腿是那年走雷火梯劈斷的,哈哈,疼得我半死。”
“可你們知道嗎?我寧可被雷劈斷腿,也不愿再低聲下氣看別人臉色。”
“我就想修得清楚一點,活得明白一點。”
“你們怕什么?”
“你們還年輕,有道問,有命闖。”
“而我——已經快死了。”
“可死之前,我想讓你們知道,這條路,值!”
……
也有那種一直不信問道山的人。
他們認為陳長安只是運氣好。
甚至開始嘲諷:“你們都在念他,怎么他人呢?飛升百年,連個影子都沒回來!”
直到某一天。
靈界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道塔”啟動。
其上浮現一尊人影。
一身布衣,手執問道印,背后三界虛影如潮而動。
那人開口只說了一句話:
“修道,不是為了討好誰。”
“你們要討好,就去做供奉。”
“你們要問道,就得先問自己敢不敢開口。”
聲音落地,道塔震蕩,雷火再現。
那人轉身離去,消失在天光之中。
沒有名,沒有號。
只在道塔之上,刻下一句:
“凡真修者,皆為同道。”
……
歲月繼續向前。
三界秩序逐漸穩定,諸多天驕自問道山起步,仙凡之間再無高低,反倒出現越來越多“仙不如人”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