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霞不僅耐心地解答。
還分享了許多自己的研究心得。
不知不覺,趙長天被李青霞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所折服。
“長天,你在研究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知識。”
李青霞語重心長地說。
趙長天點頭道:“謝謝您的指導,我會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
您的經驗和建議對我非常有幫助。”
李青霞繼續說:“在學習和工作中。
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
關鍵是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勇于面對挑戰。”
趙長天若有所思地說:“我明白了,心態很重要。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遇到的困難太大了。
不知道該怎么去克服。”
李青霞笑了笑,安慰道:“不要害怕困難,要把它們當作成長的機遇。
每一次克服困難,你都會變得更強大。”
趙長天感激地說:“謝謝您的鼓勵,我會記住您的話。”
在與李青霞的交流中,趙長天不僅收獲了知識。
還感受到了她的關懷和鼓勵。
這讓趙長天對李青霞的觀感越來越好。
當趙長天與李青霞相談甚歡時——
臨海,田月站在醫院的大門口。
手中緊緊握著丈夫李成的手。
她的臉上洋溢著久違的喜悅和一絲的憂慮。
李成的傷勢經過精心治療,雖然基本痊愈。
但身體還稍顯虛弱。
兩人并肩走出醫院,門外的空氣帶著清晨的清新。
微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
田月抬頭望向天空,陽光如此明媚,仿佛在為他們慶祝。
但她心中卻有一絲憂慮。
她擔心李成的傷勢是否完全恢復,是否還有后遺癥。
李成注意到田月的擔憂,他輕輕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看向前方。
不遠處,一個身材魁梧、皮膚黝黑的男子正朝他們走來。
那是李成施工隊的隊長王小海。
他臉上掛著樸實而熱情的笑容。
眼神中透露出關切和喜悅。
王小海年紀比李成小三歲。
雖然王小海是施工隊隊長,也就是包工頭。
但他很會做人。
從來不會在工人面前擺什么領導架子。
而是和大家稱兄道弟,打成一片。
平時,他一向稱呼李成為李哥。
這一次,李成受傷住院,王小海不但經常來醫院探望他。
今天,李成出院時,他又主動來接他,送他回家!
“李哥,恭喜出院!”
“嫂子,這些天你辛苦了。”
王小海走到兩人面前,熱情地打了個招呼。
他注意到李成的臉色雖然有些蒼白,但精神還算不錯。
心中稍微松了口氣。
王小海接過田月手中的行李,關切地問道:“李哥,身體都恢復得差不多了吧?
有沒有哪里還不舒服?”
李成點了點頭,微笑著回答:“多虧了你和兄弟們幫忙!
還有醫院的精心治療。
我現在感覺好多了,只是還有些虛弱。”
王小海聞言,眉頭微皺。
他明白李成的身體還需要時間來恢復。
他想了想,說:“李哥,出院后你一定要好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