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車裝得比較多,三輪車的兩個后輪胎,肉眼可見的扁了下去。帕伊大叔本來是想補氣的,但一想車子在負載很重的情況下,給輪胎打氣很危險。還是算了吧,等回來的時候再說!
他將這車外筒送到的時候,差不多7點半。好在收購站的老板是住在那里,不需要從別的地方趕過來。將三輪車開到地磅上過稱,再減去本身重量,還剩下1千斤。
老板說道:“早上好啊,今天怎么送這種沒有去泥頭的外筒過來了?”
帕伊大叔說道:“這陣子放煙花的人太多,導致家門口的棚子再將里面的拿出來。”
老板點點頭,表示沒事,只是這種沒有去泥巴的外筒便宜很多。本來可以賣到4千多阿尼,但現在只能賣2750阿尼。
帕伊大叔接過錢,馬不停蹄的開三輪車回家,又急急忙忙裝了一車已經去掉泥巴的外筒過來了。
現在運過來的是第二十車,堆得很高,但并沒有之前那么重。帕伊大叔在開車的時候,就能夠感覺到,超過1千斤,三輪車走在路上都一晃一晃的。而這次下坡也沒有出現一頓一頓的現象,說明在1千斤以下。
村民們看到他的三輪車,又笑著打趣道:“喲,又去送貨了啊。”
帕伊大叔也只能笑笑:“嗯,撿了一些外筒,你忙你的,我先走啦。”
等到了廢品收購站,過地磅之后,一車的去掉泥巴外筒重量為850斤。而收購價為4.4阿尼一斤,850x4.4=3740阿尼。跟上一車相比,多了990阿尼。
好在老板結賬很爽快,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他這里是門口的一個地坪,打了水泥地,那些廢紙箱,煙花外筒,報紙,書籍等等都分開堆放著。這些雖然都是紙做的,但價格明顯都不一樣。
帕伊大叔問他:“你這里就不怕下雨嗎?到時候淋濕了,紙都會爛掉的。”
老板說道:“只能用油布遮蓋住,然后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啊。”
帕伊大叔說:“那為什么不蓋個頂棚呢?那樣也花不了多少錢吧?”
老板搖頭苦笑:“呵呵,我倒是想蓋啊。但問題是,城管不允許!要知道這里搭屋頂的話,最少要得是500個平方,他們怎么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我搞起來?”
“交點罰款,不可以嗎?有個遮蓋肯定會好很多的。”帕伊大叔說。
老板右手撫額:“他們三天兩頭的就開車從這里路過,即便我想先建了再交罰款,人家還是不同意!大不了,下雨的時候及時將油布給蓋上。我也不知道,是得罪了哪位領導。哎!算啦,就這樣吧。”
帕伊大叔默然,看樣子老板也盡力了,但還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啊。</p>